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3 组卷15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甲午战后,随着铁路的兴建,促进了贸易地区的扩大。进口的工业消费品应有尽有,出口的农矿副产品包罗一切,甚至清政府禁止出口的粮食及豆类也被大批掠夺出口。……进口方面,消费资料占70%至80%以上,出口方面,农矿原料及手工业品占80%。据1910年统计,进口商品中,消费资料占82.4%,其中直接消费品又占65.4%,而生产资料只占17.6%,机制品仅为6.8%。在6.8%的机器制品中,大部分还是外资工厂的产品。

——摘编自廖良辉《晚清对外贸易研究》

材料二   1956年,生产资料进口由1950年的4.86亿美元上升到14.32亿美元,占比相应从83.4%提高到91.6%,其中机械设备进口,所占比重由1950年的22.5%上升到53.6%,生产原料进口占比由1950年的60.9%下降到38.0%。生活资料进口由1950年的0.97亿美元增加到1.31亿美元,但在进口总额中的比重由16.6%下降到8.4%。

——摘编自李钢主编《中国对外贸易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甲午战争后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外贸易的变化及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主要因素。
2022·河南·模拟预测
知识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一五计划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代中期,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真正意义上的大宗商品海上贸易发展起来。同时西方人开始大规模进入东方,中西方直接贸易大规模展开。由于进入东方的西方人逐渐增多,中西方海上贸易的地位也逐渐提高,逐渐取代了海上贸易中中国周边国家的贸易地位,成为了中国海上贸易的主要贸易国。从贸易方式上,明清时期的海上贸易也可分为朝贡贸易和民间商业贸易。明清政府对民间海上贸易施加了各种限制,最严重的是在某些时期实行的禁海政策,但从来就没有过完全意义上的全面闭关锁国。

——刘军《明清时期海上商品贸易研究》(1368—1840)

材料二表1 建国初期进出口贸易统计表

进口出口
年份总额(美元)物资类型总额(美元)物资类型
19529.53亿生产资料占90%8.45亿农产品和农产品加工品75%工矿品18%其他7%
195715.06亿生产资料占80%15.97亿农产品和农产品加工品65%工矿品28%其他7%
对象主要是苏联和东欧国家主要是苏联和东欧国家

——摘编自黄晓玲《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材料三表2 中印外贸主要指标比较

年度中国印度
出口进口贸易差额出口进口贸易差额
1990620.9533.587.4181.43240.75-59.32
19951487.81320.8167.0317.97366.78-48.81
20002492.02250.9241.1445.6505.36-59.76
20057619.56599.51020.01051.521570.56-519.04

——摘编自龚松柏《经济改革以来中印对外贸易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对外贸易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对外贸易的特点及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印外贸的差异并为新时代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提合理建议。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明清两朝……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都与中国发生了直接贸易关系。清代进出口的商品数量不断增加,且种类繁多,因而贸易商品流通值呈直线上升。但明清时期的对外贸易政策总的趋势是内向保守的,以禁为主,并从未间断,有的时期还出现了重大发展。据统计,在鸦片战争前的中西贸易活动中,西方诸国都表现了偏重中国物品的倾向,使中国常常处于贸易的出超地位。

——摘编自张增香《试论明清时期对外贸易的特色》

材料二   近代中国各年份进出口商品分类比重表(%)

年份出口商品进口商品
原料半制品制成品生产资料消费资料
189315.628.555.98.491.6
191039.82535.217.682.4
192040.121.139.428.571.5
193049.715.734.626.973.1
193648.312.339.544.555.5

——改编自严中平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材料三   从进口的生产资料品来看,1913年从国外进口的各种机器总值仅为800万关两,占该年进口总值的1.4%;但到了1936年,已增至3850万关两,占进口总值的6.4%。其中来自英、日、美、德的纺织机械和电力设备名列前茅。生铁、钢和其他建筑五金、化学产品、工业用染料和颜料等商品的进口值及其在进口总额中的比重均大为增长。1913年这些商品仅占总额的11%,到1936年已增至24%……从近代中国出口商品结构来看,农产品和初级加工农产品及原材料出口在整个出口商品中古比重很高,这些产品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典型的粗放式的特点,其增加主要依赖价格和数量的推动……

——摘编自《近代中国进出口贸易与经济货币化分析》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对外贸易的特征。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