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319
“辛亥革命100年来的历史表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找到引领中国人民前进的正确道路和核心力量。……”现在就让我们穿越历史,去感受过去一个世纪中三位历史伟人为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所进行的不懈探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用暴力手段推翻以满清贵族为首的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起独立的民族国家。……经由平民革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民主立宪政体。……核定地价,解决社会问题。
材料二:1920年11月,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清室推翻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这话实在错了,即如我们住的租界,外国人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的恶果,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在压制的……”
材料三:一九二七年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剩下的一点小小的力量,若仅依据某些现象来看,自然要使同志们(作这样看法的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但若从实质上看,便大大不然。这里用得着中国的一句老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
——选自《毛泽东思想》
材料四:“邓小平……最大的功绩就是提出了新的理论。这是一种全新的世界观,是对中国现实条件的全新理解,是对历史经验的有效借鉴。”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孙中山先生什么思想?这一思想对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有何意义?材料二的思想较之材料一有什么进步之处?
(2)依据材料三说明这一时期毛泽东提出了什么理论?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又创造性提出了什么理论?
(3)材料四中所说邓小平的“新的理论”指什么?他在国家统一、当今世界主题方面还有什么贡献?
(4)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点。
12-13高二上·江苏泰州·期中
知识点:新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成熟邓小平理论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马克思在《思想如何变成物质的力量?》说过:“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的力量。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在历史运动中,事物的本质,照我的理解,一是时势发展的大趋势,一是大众心理。把握到这两条,就是抓住了事物的根本。”有同学就此联系中国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进行了探究性学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族主义是用暴力手段推翻以满清贵族为首的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起独立的民族国家。民权主义是经由平民革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民主立宪政体。民生主义是解决社会问题,提出解决民生的办法是核定地价。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 ——《历史材料与解析》
材料二 毛泽东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中国的具体问题,在中国革命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观点……七大把它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确定为一切工作的指针。            ——《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三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民主义是如何体现 “抓住事物的本质”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关于中国革命问题上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先后提出哪两大理论?
(3)根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如何把握我国新时期的“时势发展的大趋势”的。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