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23
当代美欧关系是全球国际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二次大战后,美国……以“大救星”的面貌拯救了欧洲。这时欧洲也的的确确需要美国。美国和苏联迅速陷入冷战……尚未从二战期间的“恐德症”中恢复过来的西欧又患上了“恐苏症”。谁能保护虚弱不堪的西欧?这个使命“历史地”落到了山姆大叔的肩上。应该说,这时的西欧急需美国为它“壮胆”。

——苏惠民《解剖美欧关系》

材料二   尼克松政府在1973年提出“欧洲年”倡议,希望通过与欧共体国家对话,一揽子解决存在于两者间的经济、军事与外交问题。其本意是利用美国在军事领域的优势,迫使欧洲在经济领域让步,给予美国驻军开支补偿。但是事与愿违,欧共体各国不仅对“欧洲年”倡议反应冷淡……“欧洲年”倡议最终无果而终。

——王雯菲《“欧洲年”倡议的无果而终》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欧洲需要美国“拯救”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美国是如何“拯救”西欧的?
(2)据材料二,指出尼克松试图在美欧关系中扮演的角色。结合所学,分析导致“欧洲年”倡议流产的原因。
21-22高三上·江西宜春·阶段练习
知识点:走向联合的欧洲 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次大战后,美国……以“大救星”的面貌拯救了欧洲。这时欧洲也的的确确需要美国。美国和苏联迅速陷入冷战……尚未从二战期间的“恐德症”中恢复过来的西欧又患上了“恐苏症”。谁能保护虚弱不堪的西欧?这个使命“历史地”落到了山姆大叔的肩上。应该说,这时的西欧急需美国为它“壮胆”。

——苏惠民《解剖美欧关系》

材料二 二战结束后,欧洲一体化被提上日程。英国认为超国家机构会影响其与美国的特殊关系,降低其国际地位。鉴于社会普遍视欧洲为战乱和冲突的根源,英国政府仍把英国和英联邦及殖民地放在首位并宣称:“我们的事业和利益远在欧洲大陆之外。”20世纪50年代末,欧洲大陆主要国家经济增长率远高于英国,联邦德国和法国相继成为西欧第二、第二经济强国。英属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走向高潮,英国对英联邦国家出口的比重大幅度下降。相反,英国对欧洲经济共同体国家的经济比重却不断上升。1973年,英国最终加入欧共体。

——魏飞《英国对欧洲一体化政策的演变(1951﹣1960)》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欧洲需要美国“拯救”的原因。联系所学史实,指出美国是如何“拯救”西欧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国对欧洲一体化态度的变化。联系所学史实,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 19 世纪 70 年代起,西方列强掀起瓜分殖民地的狂潮。到 19 世纪末,殖民地基本被瓜分完毕。伴随着殖民扩张,世界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被卷入世界市场之中,由资 本主义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在这个世界体系中,世界经济分成了核心区、边 缘区和半边缘区三个部分。面对欧美带来的工业文明和侵略扩张的双重冲击,处于农业文明 的国家一方面需要维护自身的独立,另一方面需要进行改革,向工业文明转变。

——摘自徐蓝:《世界近代史 1500—2007》

材料二 这些反全球化力量主要包括:旨在维持本文明、本民族、本地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体系、抵抗全球化大潮中主导的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体系之侵蚀和支配的宗教、文化运 动;以跨国公司和美国的经济文化势力为主要靶子的一些反全球化思潮或意识形态;由有全 球化威胁或剥夺就业而反对全球化的发达国家部分劳工,他们构成那里劳工界的反全球化运 动及社会基础;环境保护主义者和人权运动分子等成分构成的部分反全球化运动,它们带有 后现代和世界主义色彩。

——时殷弘:《当今世界的反全球化力量》

材料三 尼克松政府在 1973 年提出“欧洲年”倡议,希望通过与欧共体国家对话,一揽子解决存在于两者间的经济、军事与外交问题。其本意是利用美国在军事领域的优势,迫使欧 洲在经济领域让步,给予美国驻军开支补偿。但是事与愿违,欧共体各国不仅对“欧洲年” 倡议反应冷淡……“欧洲年”倡议最终无果而终。

——王雯菲《“欧洲年”倡议的无果而终》

材料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反全球化群体的特点,并指出世界各国应该如何应 对经济全球化。
(3)根据材料三,指出尼克松试图在美欧关系中扮演的角色。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 “欧洲年”倡议流产的原因。
(4)指出材料四所反映的国际关系格局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特征对世界历史发 展产生的影响。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