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2 组卷10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20年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文阐释了其工业化思想。陈独秀认为:“我以为要想中国产业界资本雄厚可以同外国竞争,非由公共的力量强行把全国底资本都集合到社会的工业上不可。”他将两种经济制度作了一个比较。他说:“果然是社会的工业,他的发达,社会上人人底幸福都跟着平等的发展。”反之,“像现在个人的工业,牺牲了无数的穷苦工人,利益都集中到少数的资本家个人手里”。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欧、美、日本底社会危机,就是这个人的工业主义造出来的。”他希望中国“千万别跟着欧、美、日本人走这条错路”!他从“多数工人”的利益出发,否定了用资本主义发展工业的道路。他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工业或者可以振兴,若说有利于社会国家,除非是少数资本家独有的社会国家,除非是多数工人除外的社会国家”。陈独秀开始把民族独立的要求和争取“多数工人”幸福的愿望同社会主义联系起来。

——摘编自邓野《试论“五四运动”后期陈独秀世界观的转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陈独秀工业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陈独秀工业化思想产生的背景。
2022·河南·三模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要“以社会的名义占有生产资料”。1917年年底,俄国全国性大工业城市中的大型和中型企业,大多数都实行了工人监督,但资本家采取关闭工厂和息工的手段来反抗工人监督。为此,苏维埃政府提前来取措施将工业企业收归国有。1918年春季以前,列宁指出要逐步现固和发展由收归国有的工业、银行、运输业以及农村中的国营农场等组成的社会主义经济。到19189月,国有化的企业已有3000多个。1918年下半年,苏维埃政府决定将全部工业企业实行国有化。

——摘编自何振国《社会主义与私营经济》

材料二   列宁提出“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理论”,并多次讲迷了发展重工业的意义。他说:“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192811月,斯大林在联共(布》中央全会上指出:“迅递发展整个立业,特别是生产资科的生产,是四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和关键,是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基础上改造我国梦个国民经济的主要慕咄和关键,”这一观点的提出是由苏联的内外部环境所决定的。

——摘编自秦正为《国家利益:斯大林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的内核》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918年苏俄政府推动企业国有化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斯大林要求“迅速发展整个工业,特别是生产资料的生产”的原因,并指出其相应的举措。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71—1914年,欧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社会领域进行了广泛的调整。以英国为例,当政者通过改革扩大了民主范围,缓解了工人阶级的不满情绪。除俄国外,欧美其他国家也都在不同程度上扩大了民主。为了应付社会生活的复杂化所带来的新问题,英美两国都进行了文官制度改革,美国还开展了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或加强官僚制度。1871年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领域内也进行了调整。比如英国,它在1870年以前实行的是经济上的放任政策,随着社会经济上的不平等加剧,统治集团改变了过去的自由放任政策,开始对社会生活进行干预。美法德诸国也推行工人福利政策,尽管背景因国而异,但无一例外,这些国家的劳工立法都是在资本主义框架内实施的。

——摘编自刘祚昌《1871—1914年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社会调整》

材料二   到1900年,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可以提及“世界文明”。尽管所有国家在语言、文化和社会实践等方面还保持着相当大的差异,但都不由自主地被拖入一个世界经济和世界市场之中。政治和经济的现代性的标志,如现代科学、机械工业、现代交通、工业组织等,无论在何处都非常相似。但并非各个民族都能以平等关系参与这场全球性发展,欧洲人攫取了最大的利益。在其他地方,部落社会及固有的旧文化开始土崩瓦解。科学的思想到处改变着旧有的思想方法,就像当年在欧洲发生过的那样。

——摘编自(美)乔·科尔顿   劳埃德·克莱默《现代世界史:1870年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71-1914年间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和社会领域所进行的调整。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中“世界文明”产生的历史背景并谈谈你对这种“世界文明”的认识。
阅读材料,宋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陈独秀一度推崇“谋资本劳力之调和,俅护工人,限制兼开”“社会政策”,五四运劢后,陈独秀接受了科学社会主义,主张在中国直接迚行社会主义革命,丌丽,他遵照列宁的挃示,在党的事大前夕,将中国革命分为两段,认定中国首先要迚行民主革命。在中国如何走向社会主义道路这个问题上,陈独秀曾先后提出过三种构想。第一种设想是:民主革命成功了,由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给资本主义以充分发展的机会,资本主义高度发展乀后……无产阶级再迚行反对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第事种设想是:如果无产阶级的组织力和战斗力强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跟着民主革命胜利以后即刻成功。但陈独秀怀疑这是否符合中国的实际。二是他……又提出了第三种设想:发展中国实业,只有国家社会主义和私人资本主义两个途徂。但是在中国,国家社会主义丌是立即就能实现的,起刜只是国家资本主义,即由政府创造大的工业、商业、农业,一直到私产自然消灭而后已,但起刜丌能由国家包办一切大小工商业,马上就要禁绝一切私人企业……需要强调的是,此后较长时间,陈独秀以至党中央,在继续探索中国如何处理民主革命不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如何最终走向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无丌是上述三种设想的较量不发展,直到第三种设想上升为理论形态,成为全党的共识。

——摈编自《陈独秀关二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构想》


(1)据材料开结合所学知识,概拪陈独秀的探索历程的变化。
(2)据材料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陈独秀思想转变的原因。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