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1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汉谟拉比法典》(片段)

22.民犯强盗罪而被捕者,应处死。

25.若一自由民的房屋失火,另一前去灭火的自由民瞅见房屋主人的财产,并将它占为己有,这个人应被扔进火中。

198.若他(自由民)毁坏另一平民的眼睛或打断他的骨头,该凶犯应赔偿一米纳白银。

199.若他(自由民)毁坏另一自由民的奴隶的眼睛,或打断另一自由民的奴求的骨头,应折半赔偿。

材料三

一、封建和信仰时代下的欧洲
二、伊斯兰文明下的西亚、南亚与北非
三、中华文明下的东亚
四、班图文明下的西非与南非
五、印第安文明下的美洲

材料四   早在阿拉伯国家成立之初,穆罕默德就注重提高阿拉伯人的文化。此后,历代统治者都比较注重先进文化的摄取。阿拉伯的统治者一方面积极网罗各种人才为帝国服务,一方面组织力量大力翻译和研究古代希腊、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与著作。经过长期的努力,帝国境内的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的传统文化逐渐融合起来,形成一种崭新的阿拉伯文。

——摘编自朱寰《世界上古中古史》


(1)写出材料一地图中2、4古代文明的名称,并指出两者的一个不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汉谟拉比法典》所反映出的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并指出该法典的历史价值。
(3)材料三是一篇文章提纲。据此可以看出文章描述的是哪一时期的文明?此阶段文明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概括阿拉伯统治者在文化领域采取的主要措施并结合史实说明阿拉伯在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的影响。
21-22高一下·福建厦门·阶段练习
知识点: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的兴起中古时期的印度、日本、朝鲜古巴比伦文明 古代希腊文明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