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7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放后的深圳当年共与客商签订885个项目,协议投资额达51亿港元,其中中外合资合营的投资额占总投资额的90.3%。与此同时深圳人口激增,到1983年底就从原来的2万增至30万,蔬菜供应空前紧张。当时国家统一定价青菜0.05元/斤,深圳种菜成本是0.3元/斤。后来开放市场,让市场决定菜价,菜价飙升至1.2元/斤,后稳定在0.4元/斤。

——摘编自《深圳口述史》(下卷)

材料二   1984年春,邓小平视察完深圳来到上海,发现两个城市的反差惊人。1990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发上海浦东地区,把中国最大城市上海推上舞台,等于向世界宣告中国改革开放将扩大范围、提高层次,继续推进。中共十四大和十五大都强调,浦东在体制创新、产业升级、扩大开放等方面走在前面。

——摘编自(美)库恩《中国30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深圳经济特区的建设经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我国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90年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有利于浦东开发开放的重大举措,并概述浦东在改革开放中的历史地位。
21-22高一下·陕西榆林·期中
知识点:经济特区上海浦东的开放和其他对外开放形式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