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9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亚历山大在征服战争过程中一旦遇到抵抗,他不惜大动屠刀。城市被摧毁,幸存者被出卖为奴,财富被洗劫一空。

材料二   (亚历山大)征服战争客观上使希腊文明与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的文明得以接触、交流、融合,东方的天文学和数学知识也传入西方,丰富了西方的知识宝库。同时扩大了各民族已知世界的范围,加快了人类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

材料三   植物是很多重大历史事件中的幕后英雄,它们是发现、征服、战争以及各种文明变迁的根源……

——摘编自【德】苏珊娜·保尔森《吃太阳的家伙》

材料四   中世纪的欧洲人……半生不熟的肉是佳肴。储藏的肉既不新鲜,又要用盐腌制,极为难吃,这就需要胡椒、生姜、桂皮来调味。因此,这些东西就被视为珍品。最早到亚洲的欧洲人都是为了寻找香料。十字军东征,除了宗教原因外,也是为了香料。葡萄牙、荷兰、英国在亚洲的领地最初也源于香料。

——摘编自【澳】杰克·特纳《香料传奇:一部由诱惑衍生的历史》

材料五   美洲作物之引种中国大多发生在明清时期,其中既有玉米、番薯、马铃薯这样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有花生、向日葵一类的油料作物;既有番茄、辣椒、菜豆、番石榴、番荔枝等蔬菜果树,也有烟草、陆地棉这样的嗜好作物和衣被原料,总数接近30种。

——摘编自王思明《美洲原产作物的引种栽培及其对中国农业生产结构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亚历山大帝国扩张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世界文明交流的认识。
(3)结合材料三、四及所学知识,说明植物如何成为“发现、征服”以及各种文明变迁的“根源”。
(4)明清时期是我国农耕文明的高度繁荣时期。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外来植物的传入对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生活的变迁产生的影响。
21-22高一下·吉林长春·阶段练习
知识点:新航路推动“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后,对西欧社会发展起了极为重要的历史作用。中世纪城市孕育了新的经济关系,无论是西北欧佛兰德尔的毛纺业城市,还是当时较为落后的英国城市,14和l5世纪手工业中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城市工商业者逐渐集结成市民阶级,他们作为享有自由权利的经济活动者,最终成长为能与封建势力抗衡的强大政治力量。中世纪城市市民政治的发展,促进了新的社会观念和政治法律精神的形成,成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和政体形式的制度源流。在城市工商业基础上形成的商品货币关系向农村渗透,劳役地租折算为货币地租,农奴用金钱赎取人身自由,导致农奴制和庄园制的崩溃。

材料二   植物是很多重大历史事件中的幕后英雄,它们是发现、征服以及各种文明变迁的根源…

——【德】苏珊娜·保尔森《吃太阳的家伙》

中世纪的欧洲人……半生不熟的肉是佳肴。储藏的肉既不新鲜,又要用盐腌制,极为难吃,这就需要胡椒、生姜、桂皮来调味。因此,这些东西就被视为珍品。最早到亚洲的欧洲人都是为了寻找香料。十字军东征,除了宗教原因外,也是为了香料。葡萄牙、荷兰、英国在亚洲的领地最初也源于香料。

——【澳】杰克·特纳《香料传奇》

材料三   到19世纪中期,英国已经是一个工业化国家,往昔那种田园诗般的风情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个忙忙碌碌的世界。乡村建起了灰暗的厂房,城镇竖起高耸的烟囱,工厂里回荡着机器的轰响,高炉前喷发出铁水的光亮。工业已成为国家的命脉,人们靠工业、而不是农业生存。

——据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中古西欧城市兴起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植物如何成为“发现、征服以及各种文明变迁的根源”。并写出公元“1487年”和“1492年”开辟新航路的两位代表性航海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前后英国经济领域的变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后,对西欧社会发展起了极为重要的历史作用。中世纪城市孕育了新的经济关系,无论是西北欧佛兰德尔的毛纺业城市,还是当时较为落后的英国城市,14世纪和15世纪手工业中部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城市工商业者逐渐集结成市民阶级,他们作为享有自由权利的经济活动者,最终成长为能与封建势力抗衡的强大政治力量,中世纪城市政治力量的发展,促进了新的社会观念和政治法律精神的形成,成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和政体形式的制度源流。在城市工商业基础上形成的商品货币关系向农村渗透,劳役地租折算为货币地租,农奴用金钱赎取人身自由,导致农奴制和庄园制的崩溃。

材料二   植物是很多重大历史事件中的幕后英雄,它们是发现、征服以及各种文明变迁的根源……

——摘自【德】苏珊娜·保罗森《吃太阳的家伙》

中世纪的欧洲人……半生不熟的肉是佳肴。储藏的肉既不新鲜,又要用盐腌制,极为难吃,这就需要胡椒、生姜、桂皮来调味。因此,这些东西就被视为珍品。最早到亚洲的欧洲人都是为了寻找香料。葡萄牙、荷兰、英国在亚洲的领地最初也与香料有关。

——摘自【澳大利亚】杰克·特纳《香料传奇》

材料三   19世纪中期,英国已经是一个工业化国家,往昔那种田园诗般的风情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个忙忙碌碌的世界。乡村建起了灰暗的厂房,城镇竖起高耸的烟囱,工厂里回荡着机器的轰响,高炉前喷发出铁水的光亮。工业已成为国家的命脉,人们靠工业而不是农业生存。

——摘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指出中古西欧城市兴起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说明植物如何成为“发现、征服以及各种文明变迁的根源?分别写出1487年、1492年,1497—1498年,1519—1522年开辟新航路的代表性航海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前后英国经济领域的变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的欧洲人……半生不熟的肉是佳肴。储藏的肉既不新鲜,又要用盐腌制,极为难吃,这就需要胡椒、生姜、桂皮来调味。因此,这些东西就被视为珍品。最早到亚洲的欧洲人都是为了寻找香料。……中世纪后期,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垄断香料贸易引起了其他欧洲人极大的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植物是很多重大历史事件中的幕后英雄,它们是发现和征服的根源。

--【澳】杰克·特纳《香料传奇》


(1)请你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香料"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如何成为"幕后英雄"?

材料二     香料贸易留给后世的遗产毁誉参半。寻觅香料的伟大航行褐开了这个星球的真实地理面貌,并启动人类历史上的新纪元。但也是因为香料,欧洲诸势力开始在世界各地攫取据点,建立交易站和殖民地。香料不仅将欧洲人送上发现与探索的航程,也提供了最终长成欧洲殖民帝国的种子。新食物和新贸易模式促使英国崛起,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摘编自汤姆·斯坦迪奇《舌尖上的历史》


(2)作者对"香料贸易"在欧洲产生的影响持有什么态度?请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材料三     近代欧洲一直在寻求向外进行商业扩张的机会。16世纪,世界所有地区的主要贸易路线已经开通,欧洲各国划分了不同的贸易路线。17世纪,世界贸易的变化更为迅速。在1600年,亚洲贸易的3/4几乎都在陆上进行,其贸易路线主要是通过中东到达地中海。但是到17世纪末,由于荷兰与英国的兴起,海上贸易取代了陆上贸易,欧洲和亚洲的贸易就转到了海上。商业优势很快从地中海转移到北欧,全球范围的商品市场已经初步形成。


(3)根据材料三指出16~17世纪国际贸易发生了哪些变化?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