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3 组卷26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6-18世纪,强调研究古物的机构与协会开始在西欧出现。19世纪,学者们提出按照石器、铜器、铁器三个依次发展的时代对古代文物进行分类,加上地质科学的突破与进化论的风靡,西欧考古学正式独立并成为一门研究人类及其历史发展进化的学科。至20世纪初,西欧大量基建工程动土,人们从各地考古发掘中认识到文化的地理差异,考古学研究逐渐具有了分辨族群身份的功能。1949年,美国化学家公布放射性碳测年技术,将考古学从断代工作中解放出来,去关注更为重要的文化变迁问题。

——据陈淳《考古学之演变》等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国外考古团队、探险家们纷纷来到中国,他们在完成一些重要的考古发掘的同时,也掠走了大量古物。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一群在西方接受过田野考古法训练的中国学者毅然回国,与本土历史学者一同开启以探寻中国文明起源为追求的考古研究。1928年开始的安阳殷商考古首次证实了中国古代本土文化的存在,但“中国文化西来说”的观点依然流行,直到30-40年代龙山文化的发现与西北地区考察研究的深入才被打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考古学更新指导思想,增设考古研究机构,新办考古学期刊。随着河姆渡遗址等考古发现的面世,“中原中心说”受到挑战,对中华文明的起源研究愈加注重对多区域发展的考察,“满天星斗说”“相互作用圈说”等观点陆续出现。改革开放至今,考古学界秉承“重建国史”的旨趣,从事区域历史和跨文化比较研究,广泛进行国际交流合作,赋予考古学科更加国际化的前景。

——据刘莉、陈星灿《中国考古学: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早期青铜时代》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西方考古学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近代中国相比,新中国考古学发展的进步之处,并说明其意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考古学研究对历史学发展的重要贡献。
2022·四川成都·二模
知识点:史学研究方法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10月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考古学诞生100周年,11月央视推出《中国考古大会》,致敬中国考古,探寻中华文明。

材料一:中国考古学继承了传统金石学的部分思想和方法。金石学是以古代青铜器和石刻碑碣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偏重于著录和考证文字资料,以达到证经补史的目的。北宋时期,作为传统史学的一个崭新的分支学科一金石学兴起。 这一时期,政治上的几次改革虽以失败告终,但在学术研究方面敢于疑古创新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对宋代金石学的产生有开山之功的刘敞、欧阳修等人,就以敢于率先怀疑旧说、创发新义而著称。除此之外,宋朝政治、经济、文化的大发展也为金石学的兴起并迅速发展提供了土壤。

——摘编自刘心明《略论金石学兴起于宋代的原因》

材料二:19世纪末,欧洲近代考古学便已步入成熟期。1921 年受聘于北洋政府的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与中国地质调查所合作,在河南仰韶村首次发掘出了新石器时代遗存,进而提出了“仰韶文化”这一考古学文化命名。这次考古首次直接而有效地把近代考古学理论与实践的全过程都带到了中国,是促成中国考古学诞生的划时代标志。近代以仰韶、殷墟考古为代表的考古发掘使“中国古史就渐渐脱离了那载籍真伪的辩论。……中国史籍所载的若干史实,因考古的发现,反更加证实了。”

——摘编自钱耀鹏《中国考古学的发展特点及其相关问题》

材料三:改革开放后,中国考古学的发展进入快车道。1979年中国考古学会成立,1983年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相继设立考古系。1987年为加强对全国文物考古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国务院决定将文化部文物事业管理局改为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可以独立行使职权。各省、市、自治区纷纷成立考古科研机构,主动性发掘和配合基本建设的考古成果大量涌现。近年来,中国考古队赴巴基斯坦、埃及、罗马尼亚、洪都拉斯等国开展联合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推动了世界不同地区古代文明的互鉴与交流。

一摘编自刘国祥《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程与时代重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金石学兴起发展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考古学发展的特点以及近代开展的考古发掘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考古学快速发展的原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28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简称史语所)成立。中国考古学作为独立学科开始了系统性的发展。史语所在传统金石学的基础上,引进了科学思想和田野方法开展了大规模的考古活动,在出土材料研究和考古发现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甲骨文研究、安阳殷墟及龙山遗存的发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如《甲骨文断代研究例》《殷历谱》《小屯、龙山与仰韶》等考古名作。这些活动维护了民族尊严,为中国史前史寻找到了文明的根源,回击了西方学者的“中国文化西来说”,成功地认识到史前文化的多元性和不平衡性,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1937年后,全面抗战爆发,考古事业进入低潮,抗战结束后的三年内战期间则陷入了停滞。

——摘编自陈洪波《史语所的实践与中国科学考古学的兴起》

材料二1910年后,美国考古学走向职业化,引发了美国公众对本土大陆历史的热切期待。美国民族事务局雇用专业学者对本土的民族志和语言问题展开研究。以博厄斯、威利等为代表的考古学家通过地层学和序列年代方法确定了北美区域性文化编年史,并认为美国史前文化发展是完全独立的过程。随着20年代古印第安人遗物的不断发掘,考古学家通过计量分析、环境演绎等手段推断出印度安人是具有变化能力的族群,改变了长期以来土著居民是“原始停滞”的种族观念。这些考古活动还解决了古代遗存的地域共性和差异性问题,并影响到其他地区类似问题的考古学进展。

——摘编自布鲁斯·崔格尔《考古学思想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20世纪上半期中国考古取得的成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20世纪上半期中、美两国考古研究的异同。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考古学对历史研究的意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8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简称史语所)成立。中国考古学作为独立学科开始了系统性的发展。史语所在传统金石学的基础上,引进了科学思想和田野方法开展了大规模的考古活动,在出土材料研究和考古发现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甲骨文研究、安阳殷墟及龙山遗存的发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如《甲骨文断代研究例》《殷历谱》《小屯、龙山与仰韶》等考古名作。这些活动维护了民族尊严,为中国史前史寻找到了文明的根源,回击了西方学者的“中国文化西来说”,成功地认识到史前文化的多元性和不平衡性,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1937年后,全面抗战爆发,考古事业进入低潮,抗战结束后的三年内战期间则陷入了停滞。

——摘编自陈洪波《史语所的实践与中国科学考古学的兴起》

材料二   1910年后,美国考古学走向职业化,引发了美国公众对本土大陆历史的热切期待。美国民族事务局雇用专业学者对本土的民族志和语言问题展开研究。以博厄斯、威利等为代表的考古学家通过地层学和序列年代方法确定了北美区域性文化编年史,并认为美国史前文化发展是完全独立的过程。随着20年代古印第安人遗物的不断发掘,考古学家通过计量分析、环境演绎等手段推断出印度安人是具有变化能力的族群,改变了长期以来土著居民是“原始停滞”的种族观念。这些考古活动还解决了古代遗存的地域共性和差异性问题,并影响到其他地区类似问题的考古学进展。

——摘编自布鲁斯·崔格尔《考古学思想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20世纪上半期中国考古取得的成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20世纪上半期中、美两国考古研究的异同。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