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朱熹认为:“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一物道理。”王守仁认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材料二   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


(1)依据材料二说明朱熹和王守仁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别?
(2)结合材料三指出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发展到新的阶段,其最突出的思想主张是什么?据材料概括指出这种思想主张在政治、经济和学术方面的具体表现。
21-22高一上·安徽六安·阶段练习
知识点:黄宗羲的思想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