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2 组卷175
一种世界观孕育一种世界地图,一种世界地图定义其文化的世界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今华夷区域总要图》(约1130年)


英国赫里福德教堂《世界地图》(约1300年)

材料二   




清濬地图副本,出自15世纪中叶盛的笔记

划分葡萄牙西班牙势力范围的分界线

“坎迪诺平面球形图”(葡萄牙绘图师制作,以意大利人的名字命名)


(1)指出材料一中两幅地图对地理空间的认识的不同及各自体现的的思想观念
(2)材料二中丁地图没有标明时间,推测地图的大致时间并说明理由。
(3)材料二中丙图和丁图代表的世界观,分别对东西方社会发展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2-23高三上·山东聊城·期末
知识点:早期殖民扩张、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01年,伊丽莎白一世颁发了特许状,允许商人成立东印度公司,垄断与东印度的贸易。3月,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四艘船组成的船队首次前往东印度,船队拥有110门大炮,是不折不扣的舰队。

1765年,第三次来到印度的克莱武和当地行政长官之间签署了协定,该协定禁止行政长官拥有军队。东印度公司获得了孟加拉及其周边三个邦的财政部长职务,对于收缴得来的税款剩余的部分可以自由用于自己的活动。公司成为孟加拉的"领主"。

——摘编自(日)羽田正《东印度公司与亚洲之海》

材料二   广州行商制度创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广东新语》中所载诗曰∶"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行商深受专制国家和官吏的各种压榨,行商资本常常处于短缺状态。行商因经营不善,造成亏本,遂向外商借贷,以便维持门面,而东印度公司商人向中国行商的放款,是地道的高利货。最终,行商从清政府控制、管理对外贸易的工具演变成外国资本主义对华经济侵略的帮凶。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宣告了行商制度的终结。

——摘编自萧国亮《清代广州行商制度研究》


(1)据材料一指出英国东印度公司18世纪中期前后的性质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的时代背景。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行商制度衰落的原因。简析东印度公司、行商制度对英、中历史发展中的不同作用。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