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6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局势风云变化,英国政府调整了对华政策,在香港问题上从多方面给中英合作制造障碍。针对这一情况,中国政府决定采取“以我为主”的方针,依靠香港同胞,保证香港平稳过渡。1997630日午夜至71日凌晨,中英香港政权权交接仪式在香港举行。国家主席江泽民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摘编自齐鹏飞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中国人运用“一国两制”思想与英国谈判解决香港问题的实践,给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例。英国的打算是,1997年以后仍然维持现在的殖民统治。中国在谈判中既要恢复行使主权,又要考虑香港的稳定和繁荣为基本出发点,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巧妙排除了英方设置的各种障碍。最终,香港回归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一个多世纪的耻辱得到了洗刷。

——摘编自曲星、钟龙彪著《当代中国外交)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7年我国成功实现香港回归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97年香港回归在中华民族复兴历史进程中的伟大意义。
21-22高二上·河南焦作·期末
知识点:“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在建国初期所遇到的国际环境,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和善意,一方面是美国为首的反动势力的敌视和侵略。……新中国……作为一个新型的国家,要为抛弃旧中国的外交传统,建立新中国独立、自主、平等的对外关系而努力。

——摘编自《中国外交史》

材料二  1949年在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向各国政府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随后,中国政府采用灵活的方针处理外交问题,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不经谈判即行建交的办法;对民族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先谈判后建交的原则,在对方明确表示不承认台湾的国民党政权,支持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再就建交具体问题进行磋商;对于美、英、法等国,则不急于采取行动与它们建交。新中国这一时期的外交政策反映了新中国与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特别是同邻国和平共处、友好合作的真诚愿望。

——摘编自于化民《“三大政策”与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列强在华特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先后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三个世界、和平发展、和谐世界等影响深远的外交理念,形成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格局,赢得国际社会高度赞誉。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与世界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十八大后,党中央开创性提出全球治理,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外交新理念,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路,为人类社会应对共同挑战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软实力显著提升。70年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外交始终展现了负责任的大国担当,在国际风云变幻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条件。

——摘编自《新中国外交70年:成就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外交的根本方针并分析其制定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对外关系从晚清到现代的变化及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外交发展的基本历程,概括新中国外交的重大影响。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