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2 组卷14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1951-1960年间,苏联的石油(包括凝析油)产量增加了111亿吨,而美国在同一时期石油增产了8100万吨。”20世纪70年代爆发了两次世界性的石油危机,使东西方世界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苏联抓住历史有利机遇,实施了石油输出战略。西欧1983年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32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3.5%,天然气储量为43.24亿立方米,占世界储量的5%.东欧经互会成员国保加利亚1955年的石油产量仅为15万吨,1980年的石油产量达到45万吨。苏联对西欧的能源政策主要是与美国角逐欧洲能源市场,利用油气资源离间美欧之间的关系,在西欧推行“能源一体化”以突破美国的经济制裁。而苏联对经互会国家能源外交的宗旨,离不开意识形态方面的意图。冷战时期苏联对欧洲的能源外交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即东西方意识形态博弈的政治色彩,苏联对欧洲的能源外交特点动地证实了这一点。

——摘编自于春苓、杨超《冷战时期苏联对欧洲的能源外交》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苏联对欧洲的能源外交的形成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苏联能源外交的特点,并简析其造成的影响。
21-22高三下·山西吕梁·开学考试
知识点:冷战的含义和过程冷战与两极格局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战后初期,以杜鲁门政府援助希腊和土耳其为开端,其后美国逐渐开展了一系列的外援活动。美国对外援助的核心目标是维护自由民主制度和国家安全,以及树立美国的“大国形象”。与此相适应,这一时期美国对外援助的项目重点是以经济援助为主;而区域重点主要以西欧为主,同时根据“以点带面”的原则,从地缘战略的角度划出一些重要战略国家。

——摘编自关春巧《杜鲁门时期美国对外援助体制的历史考察(1945-1952)》

材料二   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政治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使美国充分认识到:“要同化独立的主权国家,光搞掠夺是不行的,还需要贷款和投资。”为了同苏联争夺战略空间,美国加大了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到1968年6月底,美国对外援助总额为1335亿美元,其中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总额是775亿美元,占援助总额的58%,其中约583亿美元是经济援助,占发展中国家受援总额的75%。

——摘编自刘会清《战后美国对外援助政策的历史考察》

材料三   关于“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变化有不同的看法,其中一种是:“在20世纪的最后十年中,世界事务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苏联的失败和崩溃是一个西半球大国美国迅速上升为唯一的而且的确也是第一个真正的全球性大国的进程中的最后一步。”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初期美国外援活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美国外援活动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20世纪的最后十年中”世界格局出现的“结构性”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