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论述题 较难0.4 引用5 组卷16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762000年,我国连续实滤了5个五年计划。下表是"改革开放后5个五年计划社会创造总量分析比较表"。

初关招标计量单位“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五”
主要工业品年均产量粗钢万吨2951.64060.859178580.411570.7
水泥万吨612711106.41964936509,954178.5
万吨242.733047547567
亿来11114518O209245
化学纤维万吨30.465.35132.57252.59530.21
化肥万吨8831335169821603015
彩色电视万台1.21133.27819.611544.163388.79
家用冰箱万台3.1746.79503.57647.81114.62
汽车万辆16.42771.1117171
发电量亿干瓦时2531.435525396841211957
主要农产品平均产量粮食万吨20287.0637064408474492349632
棉花万吨223.78432405461431
油料万吨547.381205144619652448
糖料万吨2436324564612280278701
GDP年均增长率%11.3112.087.6913.028.31
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13.4411.999.0418.419.65
五年计划表年工农业总产值亿元663412012.582635175287110589

——摘自李金华《新中国13个五年计划的历史贡献与未来启示》


从材料中提取2条或2条以上信息,自拟一个主题,结合所学知识对该主题进行历史阐释。(要求;主题明确,持论有据,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2022·重庆渝中·模拟预测
知识点: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联第六个五年计划(1956—1960年)和七年计划(1959—1965年)都取得成绩。从1951年到1965年,苏联工业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0.7%。苏联的工业产量成倍增加。1953年到1964年,钢的产量从3810万吨增长为8500万吨,煤从3.2亿吨增为5.5亿吨,石油从5280万吨增为2.23亿吨,电力从1340亿度增为4590亿度。工人的生活得到改善,平均月工资从1955年的76.2卢布上升到1965年的104.2卢布。

——摘编自《赫鲁晓夫改革:光荣与混乱并行》

材料二勃列日涅夫改革期间工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表

时间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
1966—1970年8.4%4.1%
1971—1975年7.4%2.5%
1976—1980年4.4%1.7%
1981—1985年3.7%1.1%

——摘编自《苏联从赫鲁晓夫到勃列日涅夫改革》

材料三1985年,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认为苏联必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提出了“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并开始进行经济改革。1986—1988年,苏联经济不但没有加速发展,相反国民经济年均增长率仅为2.8%,低于1980—1985年的3.2%。戈尔巴乔夫认为,现行的政治体制是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成果有何异同之处。

(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戈尔巴乔夫改革存在哪些缺点?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相比,其改革重心后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产生了什么后果?

(3)从苏联这三位领导人的三次改革实践中我们可以得出哪些启示?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