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单选题-单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210
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签订后,缓和远东和国际紧张局势成为可能;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估计:世界战争大体上十到十五年打不起来,争取十五年不打仗是可能的,必须抓紧这个得来不易而仍充满变数的历史机遇,把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变革大步向前推进。据此推论,当时中共中央提出
A.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过渡时期总路线D.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21-22高一上·贵州贵阳·期末
知识点: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一五计划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进入1953年,朝鲜战争已近尾声,七月间签订了停战协定,中国周边最严峻的战争威胁得到解除。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估计:世界大战大致十年到十五年打不起来,争取十五年不打仗是有可能的。必须抓住这个得来不易而仍充满变数的历史机遇,把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变革大步向前推进。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后,为了进一步发展有利于和平的国际环境,创造和睦的周边关系,保障中国的经济建设能够顺利进行,新中国在外交工作中接连采取一系列积极主动的重大行动。

——选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进入1953年后新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背景,列出20世纪50年代中国“在外交工作中接连采取一系列积极主动的重大行动”。

材料二     “熊猫外交”

时代报道内容摘编
第一阶段
(1949—1971年)
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与部分建交国家进行动物交流。1957年开始,作为国礼,大熊猫被先后赠予苏联、朝鲜。1958年,美国民间机构委托奥地利商人用一批非洲动物与中国交换大熊猫,美国政府拒绝大熊猫入境,称之为“Communist panda”(共产主义熊猫)。
第二阶段
(1972—1980年)
1972年以后,我国政府先后向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墨西哥、西班牙和联邦德国赠送大熊猫。大熊猫展示出了惊人的魅力,成为最受欢迎的形象。西方主流媒体出现“Panda diplomacy”(熊猫外交)一词,并多以rare(珍稀)cuddly(可爱)goodwill(好运)形容熊猫,称其为中国人民的友好大使。

——整理自赵丽君、郑保卫《国家形象视角的“熊猫外交”研究》等


(2)第一阶段至第二阶段“熊猫外交”反映了中国外交有何变化?分析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