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2 组卷163
水是一切文明的基础,体现文明进步的城市、健康卫生与工业,无不和人类掌控水资源的能力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水在罗马帝国扩张和治理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伴随帝国的扩张,罗马修建了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城市供水系统,以此来巩固对所占领土地的治理。罗马帝国还通过水推行罗马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修建了许多大型公共浴场及冲水厕所等设施。统治者认为沐浴不仅能让军队更有战斗力,也能够使领土上的“蛮族”变得文明起来。这些设施由国家统一规划、大多由军队建设,更彰显了国家的实力。

——摘编自郑晓云《早期西方水文明的构建及其影响》

材料二   1830年,英格兰大工业城市的河流都受到了严重的污染。19世纪以来信奉自由放任的英国人对泰晤士河的治理面临地方主义、企业和民众不配合、科学水平不足、管理分散、法律不完善等诸多问题,导致持续污染。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政府下决心全面治理泰晤士河。先后制定了《污染控制法》等法律。成立泰晤士河水务管理局,协调各个部门及公众的合作关系。至1955年共兴建了190多个小型污水处理厂,并进行技术改造与合并。不仅如此,英国公众和民间环保组织积极参与泰晤士河的治理与保护事业。整治泰晤士河,前后共用了一个多世纪的时间,如今,泰晤士河被普遍认为是世界上流经首都城市水质最好的河流。

——摘编自梅雪芹《“泰晤士老爹”的落魄与新生》等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水文明的特点。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以来泰晤士河持续污染的原因,并概括英国治理泰晤士河的措施。综合上述材料,就水文明构建与国家治理的关系谈谈你的看法
2022·广东茂名·一模
知识点: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生态环境的治理是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请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先秦)一些最原始的,也是最基础的保护自然的思想,比如:由网开一面”……“屠钓之禁”……。秦以后,……其思想核心就是天人合一,根据天人合一产生的春夏不执行死刑的制度,更是延续到了清朝末年。到了隋唐时期,不杀生的理念对当时的环境立法和资源保护的作用也是不可小觑的。……基本上来说,人口的增加对环境的破坏是有一定的影响的,但不是起主要作用,人类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层面的提高才是决定环保效果如何的主要判定标准。同时,环境立法以及环境保护机构的完善和确立都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不可偏废。

———冯文娟《中国古代环境保护思想与立法》

材料二   终于使1858年作为“大恶臭”年而留在了英国人的历史记忆之中。……英国在 1 9 世纪奉行自由放任主义,人们在社会经济事务中偏爱地方管理,对中央权威比较反感。……使得河流污染这类问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难以解决。……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政府下决心全面治理泰晤士河。……政府通过立法,先后制定了《河流法》(1951, 1961)、《水资源法》(1963)、《水法》(1973)、《污染控制法》(1974)等。这一时期,英国水资源经历了从地方分散管理到流域统一管理的历史演变。……更为关键的是,泰晤士河管理局有专门的研究部门,20%的雇员从事研究工作,可以研究和随时处置种种紧急问题。在河水治理的过程中,管理局积极发展和协调与各个部门以及公众的合作关系。……污水处理厂还对市民进行积极的宣传工作.……如今,泰晤士河被普遍认为是世界上流经首都城市的水质最好的河流。

———梅雪芹《“泰晤士老爹”的落魄与新生》

材料三   进一步明确了到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的“美丽中国”建设蓝图:确保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建成美丽中国。…… 习近平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习近平特别指出,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美丽中国”建设》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先秦的环保思想,并指出秦朝到清朝环保理念受到什么思想的影响?作者认为中国古代影响环保的核心因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泰晤士河变成“大恶臭”的原因,并归纳治理泰晤士河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时代生态环境建设的特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是典型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国家……企业生产和利润的最大化成为支配企业的法则。如何解决生产越多环境污染越严重的难题,英国人在立法上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进行规定,使企业成为环境保护的主体。议会的立法行动也促使了政府从指导思想上由原来被动的自由放任转变为在法律的前提下积极主动的干预。……1848年英国颁布了《公共卫生法》,187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至此英国基本建立起了完整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在英国环境治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还有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社会各个群体的不懈努力,最终所有的努力使人们重新获得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

——摘编自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材料二 (19世纪末以来)美国主要工业城市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城市运行机制的完善,加强了对垃圾、水和大气污染的治理,使城市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与此同时,联邦政府相继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土地、森林、矿产和流域等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和保护,并进一步完善国家公园管理体系。罗斯福新政时期,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政府通过推动议会在土地、森林、江河流域和野生生物资源等方面的立法,设立一系列保护机构,如民间资源保护队、田纳西流域管理局、鱼类与野生动物管理局,初步构建了美国自然资源保护的制度体系,进一步加强了联邦政府在自然资源管理和开发领域的组织、协调和监督作用。……同时,罗斯福政府把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恢复和促进就业等社会经济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为战后美国环保实践提供了思想基础。

——摘编自徐再荣等《20世纪美国环保运动与环境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美两国出现环境问题的共同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英国与美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相同之处。
(3)根据材料二分析美国环保措施对其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城市化最突出问题首先是环境污染,工厂的污水排放污染附近河流,城市用水卫生条件差。其次,人口迅速膨胀还带来严重的住房拥挤问题,两人以上共住一间房间从19世纪一直持续到20世纪。再次就是交通拥堵问题。更重要的是,英国在城市化变革中新的社会矛盾涌现出来,例如,社会分配不公和收入差距扩大产生极大不安定因素,犯罪率的提高也是一个普遍规律,1805—1848年英格兰犯罪人数由4605人上升到27816人。因此,从20世纪50年代起,在英国,逆城市化渐成趋势,其城市化水平由1931年的80.4%减至1960年的78.44%,此后的50多年基本不再增长。

——摘编自任泽平《英美城镇化经验与中国城镇化趋势》

材料二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家用汽车的普及,英国人口开始大量向小城镇迁移,大中城市周边的卫星城镇迅速兴起。为进一步带动小城镇的发展,英国政府实施了逆城市化行动,将政府部门或其下属机构向小城镇转移,以期带动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小城镇整体经济发展,缩小与大中城市的差距。随后,英国大企业总部落户小城镇也渐成趋势,例如,英国泰晤士水公司总部在斯文登小城,英国燃气公司总部设在温莎小镇。许多跨国企业也把英国总部设在了小城镇,如能源企业E.ON的英国总部在考文垂小城,丰田英国总部在朴次茅斯小城。

——摘编自许燕红《伦敦逆城市化发展“小而精”》

材料三   1978到2017年,中国城镇人口从1.7亿增长到8.1亿,中国经历了大规模快速城镇化过程。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出台《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要求“城市政府应该集中力量搞好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强各种公用设施的建设,进行环境的综合治理。”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根据实际,合理控制人口密度。建设一批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郊区新城,推动多中心、郊区化发展。同时,有序推动数字城市建设,提高智能管理能力,逐步解决中心城区人口和功能过密问题。”

——摘编自《百年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出现逆城市化的原因和影响。
(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治理的经验。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