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32
阅读有关科举制的材料,回答问题。

【轻·重】

材料一   唐代贡举名目虽多,大要可分为进士及明经二科。进士科主,高宗、武后以后之新学也;明经科专,两晋、北朝以来之旧学也……观唐代自高宗、武后以后朝廷及民间进士而明经之记载,则知代表此二科之不同社会阶级在此三百年间升沉转变之概状矣。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难·易】

材料二


——摘自何炳棣《明清社会史论》

【存·废】

材料三   奉上谕:方今(1905年)时局多艰,储才为急,朝廷以提倡科学为急务,屡降明谕,饬令各督抚广设学堂,将俾全国之人咸趋实学,以备任使,用意至为深厚。前因管学大臣等议奏,当准将乡、会试分三科(即九年时间)递减。兹据该督等奏称,科举不停,民间相率观望,推广学堂必先停科举等语,所陈不为无见。着即自丙午(1906年)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赵尔巽等编纂《清史稿·选举志二》


(1)根据所学知识,将下列四个选项分别填入材料一划线处(填字母即可,每个字母只用一次)。A.经术   B.文词   C.重   D.轻
(2)从明到清,一般老百姓想要通过科举考试实现社会阶层上升,是变难了还是变简单了?请根据材料二统计数据作出判断,并说明判断理由。为研究明清社会阶层流动,何炳棣为什么需要“进士家庭出身”这类数据?
(3)根据材料三,指出清政府在废科举制决定上的变化及促使这一变化的原因。
21-22高二上·浙江温州·期末
知识点:科举制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唐贡士之法,多循隋制……其常贡之科,(唐太宗时)有秀才,有明经,有进士,有明法,有书,有算。武太后载初元年二月,策问贡人于洛城殿,数日方了。殿前试人自此始。长寿三年制,始令举人献岁元会,列于方物前,以备充庭。开元“二十四年,制移贡举于礼部,以侍郎掌之……遂为永制”。

——摘编自杜佑《通典》

材料二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八月初二日,直隶总督袁世凯、湖广总督张之洞等地方督抚联合会奏,强烈要求立刻停止科举制度,转而全力推广学堂。慈禧太后此后表示“方今时局多艰,储才为急……将俾全国之人,咸趋实学,以备任使,用意至为深厚”,因此,“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其以前之举贡生员分别量予出路”,同时强调“学堂本古学校之制,其奖励出身亦与科举无异。历次定章,原以修身读经为本,各门科学又皆切于实用”,全国上下要“多建学堂,普及教育……著学务大臣迅速颁发各种教科书……严饬府厅州县赶紧于城乡各处遍设蒙小学堂”。同年,国子监被学部所取代,清朝独有的八旗官学也被并入新式学堂。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唐朝对科举制的发展,并说明这一发展的主要进步作用。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扼要分析清末废除科举制度的政治背景,指出清末学制改革的名称及其他主要措施。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金朝初年,女真统治者为了招揽人才,承袭辽宋之制,于1123年始设科举。1127年灭北宋后, 以河北、河东初降,职员多阙,诏南北各因其素所习之业取士,称“南北选”。辽人试词赋, 两河人试经义。1138年, 南北人均以经义、词赋两科取士。到海陵王时,并南北选为一, 实行南北通选,仅设词赋科。金朝科举,初分乡、府、省三试, 即由乡至府, 由府至省。1150年正式实行殿试。章宗时,取消乡试,成为府、省、殿三级考试。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材料二:据《清史稿》和《清朝文献通考》记载,清朝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在科考时给予少数民族考生特别照顾。除国子监在学的士族生员外,每三年特批25名学额让云南土官族属及一般士人参加考试,考中者报经礼部核查后即视为生员。此外,还采取增加录取名额的方式,雍正六年(1728年),清世宗谕礼部曰: “今滇、黔、楚、粤等省苗民向化.新增土司入学额数,为学宦者尤宜加意禁饬,毋使不肖士子冒籍贯,阻土民读书上进之路。”道光、同治年间,湖南乾州厅苗族中举2人,嘉庆至同治年间永绥厅苗族中举19人。

——摘编自李世愉、胡平《中国科举制度通史·清代卷》

材料三: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直隶总督袁世凯、湖广总督张之洞、盛京将军赵尔巽、两江总督周馥等有实力的督抚大员联衔会奏,他们认为“就目前而论,纵使科举立停,学堂遍设,亦必须十数年后,人才始盛。如再迟至十年,甫停科举,学堂有迁延之势, 人才非急切可求,又必须二十余年后,始得多士之用”。他们的结论是“故欲补救时艰,必自推广学校始; 而欲推广学校,必自先废科举始”。在他们的强烈要求下,朝廷只得下令“著即自丙午(1906年) 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 亦即停止。其以前之举贡生员,分别量予出路。及其余各条, 均著照所请办理”。至此,科举制度终于废除。

——摘编自郑天挺、南炳文编《清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金朝前中期科举制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采取“特别照顾”政策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废除科举制的实质及原因。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