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易0.85 引用3 组卷10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业革命后……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新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供世界各地消费。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瓜分危机加速了这场运动的到来,……1894年的那场大败更“成中国之巨祸”,无可否认地证明了洋务运动的失败。学者、官员甚至是皇帝和皇太后,都认为需要一场更彻底的变革,尽管他们对变革的性质、范围和领导权的问题存有分歧。中国思想界认识到,只有一场激进的改革,才可拯救中国。

——据徐中约《中国近代史》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列强侵略中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要说明“激进的改革”思想产生于19世纪末的历史动因。
21-22高一上·甘肃武威·期末
知识点: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鸦片战争背景)戊戌维新运动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瓜分危机加速了这场已经积蓄了十年动力的运动的到来,自1885年中国在中法战争失败后,有限现代化的弱点已很明显,1894年的那场大败更“成中国之巨祸”,无可否认地证明了洋务运动的失败。学者、官员甚至是皇帝和皇太后,都认为需要一场更彻底的变革,尽管他们对变革的性质、范围和领导权的问题存有分歧。中国思想界认识到,只有一场激进的改革,甚或革命,才可拯救中国。进步人士倡导体制重组;激进入士则主张革命,以中华民国代替清王朝。在战后中国,政治运动主要由这两股潮流构成。

——据徐中约《中国近代史》等整理

材料二   戊戌政变之后,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从这时候起,第一批具有近代意义的知识分子已经出现。这些人,或脱胎于洋务运动;或惊醒于民族危机。他们处多灾多难之世,怀忧国忧时之思……成为最自觉的承担时代使命的社会力量。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成中国之巨祸”的历史事件,概述“激进的改革”思想产生于19世纪末的历史动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试论维新变法思想的历史作用。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前的世界:工业革命后……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新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供世界各地消费。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正是由于长期以来清朝统治集团虚骄自大,不愿意了解西方情况,所以到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朝统治集团对敌情的无知达到惊人地步,道光皇帝还不知道英国在什么地方。他派人审问英俘,竟然提出了“究竟该国地方周围几许?”“英吉利到回疆有无旱路可通?”“与俄罗斯是否接壤?”

英国人眼中的中国:英国外交官马嘎尔尼:中国不过是一个泥足巨人,只要轻轻一抵就可以把他打倒在地。

(1)根据材料一回答近代西方列强为什么要侵略中国?

材料二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

(2)材料二中“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主要指哪三次战争?材料二对三次战争失败原因的表述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材料三2010年7月25日至28日,美韩在……黄海水域进行军演。由于黄海演习地点靠近中国,部分中国民众反应激烈;中国外交部和中国军方也相继表态,反对此次美韩黄海演习。

(3)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材料三中为什么中国从官方到民间都激烈反对美韩黄海军演?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