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221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欧洲航海家向西开辟了到达美洲的新航线,向东开辟了到达印度、东南亚和东亚等地的新航线,从而开启了大航海时代。一般认为,经济全球化正是由此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巨大而持续的推动力。二战后,在美国的主导下,经济全球化程度再次不断走高。20世纪90年代WTO成立后,经济全球化继续大踏步向前发展,并于21世纪10年代末达到了新的最高点。

——摘编自黄思宇等《人类命运共同体:解决经济全球化问题的新思路》

材料二   目前,反全球化势力主要持三种观点。第一种并不反对全球化本身,而是反对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弊端,比如环境恶化、人权问题,尤其是全球化导致的贫富差异。第二种观点也不反对全球化本身,只是反对西方主导的全球化,明确地将反对全球化与反对西方联系起来。第三种观点则将全球化视为“殖民化”“西方化”或“英国化”,因而加以反对。

——摘编自华东师范大学历史教育比较研究中心《历史读本(世界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经济全球化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2)据材料二,概括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
2022高二上·江苏连云港·学业考试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措施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加深,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通常认为,全球化经历了三个波次或四个阶段。从地理大发现开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第一波全球化浪潮,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是全球化空前曲折及调整时期,一战爆发和1930年代国际金本位制崩溃,全球化开始了第一次逆转过程;二战后是分裂及平行推进的第二波全球化时期;冷战结束后则是全球化深入、全球拓展的第三波,全球化时代的真正到来。总体上看,近500年以来,全球化尽管有重大挫折,但依然不断深化向前。

——储昭根《当前西方的反全球化浪潮:成因及未来走向》

材料二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出现了明显的逆全球化倾向……本轮逆全球化动向具有强烈的政治力量主导性。过去反对经济全球化的力量来自民间社会,政治力量则极力助推经济全球化,但如今这种局面似乎发生逆转。欧美国家利用国家权力限制本国资本、企业的自由流动,强行干预自由市场机制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国家经济管制极端化。

——吴志成、吴宇《逆全球化的演进及其应对》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全球化发展进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全球化开始第一次逆转”主要表现。
(2)据材料二“本轮逆全球化倾向”出现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