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2 组卷153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历史上与世界许多地区有过程度不同的交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七世纪以降之长安,几乎为一国际的都会,各种人民,各种宗教,无不可于长安得之。太宗雄才大略,固不囿于琐微,而波罗球(又名“马球”,一说起于波斯)之盛行唐代,太宗即与有力焉。

——引自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材料二 明初政府规定:“贡船者,法所许,市舶之所司,乃贸易之公也;海商者,王法所不许,市舶之所不经,乃贸易之所私也。”“隆庆(明朝第十二任皇帝穆宗的年号)改元,福建巡抚都御史涂泽民请开海禁,准贩东西二洋……于时商引(许可证)俱海防官管给。”

——摘编自(明)邓忠《筹海重编》、(明)张燮《东西洋考》

材料三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顺应了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望,提供了一个包容性巨大的发展平台,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人文基础,能够把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同沿线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就是我国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一带一路”倡议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

——引自习近平《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1)阅读材料一,指出长安“几乎为一国际的都会”的表现。结合所学,从唐太宗“固不囿于琐微”的角度解释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贡船者”与“海商者”所从事的贸易性质,概括明朝政府对这些贸易活动所持的政策。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是中外经贸与文化交流的“大通道”,结合史实,各举一例说明。②概括“‘一带一路’倡议”蕴含的中国理念,说明中共十八大以来新型国际关系构建的努力对中国国际地位的积极影响。
2022·浙江嘉兴·一模
知识点: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的航线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重要的两件事……16世纪时,伊比利亚国家在欧洲的海外事业中遥遥领先,从东方的香料贸易和美洲的银矿、大庄园和种植园中获得了巨大财富。但是,到这一世纪末,它们却从其各自的领先地位急速倒退,衰落的一个原因在于大批金银财宝源源流入国内,引起了急速的通货膨胀,西班牙的物价大致上涨为北欧物价的两倍。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光荣革命”是一场“不流血”的宫廷政变,议会将王位授予威廉和玛丽,但在登上王位之前,他们需要签署一份《权利宣言》,后来又改称《权利法案》,它的内容主要包括:第一,国王无权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第二,征税权属于议会;第三,臣民可以自由请愿;第四,议员可以自由发表政见;第五,反对酷刑和重税;第六,议会须定期召开。通过这些规定,消除了在英国产生专制政体和出现天主教君主的可能性。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三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顺应了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望,提供了一个包容性巨大的发展平台,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人文基础,能够把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同沿线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就是我国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一带一路”倡议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

——引自习近平《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1)根据材料一,写出实现“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的航线的开辟”的两位航海家及其支持国。结合所学,分析16世纪末巨额财富流入对欧洲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2)写出“光荣革命”发生的时间。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权利法案》的主旨,并指出该法案为英国的哪一政治制度奠定了法律基础?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阐述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是中外经贸与文化交流的“大通道”,结合史实,各举一例说明。
“丝绸之路”是历史上东西方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桥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朝丝绸之路示意图

西汉武帝时期,张骞受命“凿空”通西域,汉朝同西域各国、各民族间开始大规模的交往活动。西方新奇的物种大量流入中原,中国的特色商品也源源不断地传入西方。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安史之乱后,“国家用度”尽仰江淮。宋朝与辽、西夏、金等政权长期对峙,政府转而在广州、泉州等12处设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并利用先进技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海上,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至非洲东海岸。16世纪初,葡萄牙人开辟了从大西洋越过非洲自西而东进入亚洲的新航线后,海上丝绸之路愈加发达。最终绿洲古路遭到遗弃,失去了传统价值。

——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顺应了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望……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就是我国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一带一路”倡议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

——引自习近平《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丝绸之路”上A所在的城市名称、F所在的帝国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骞“凿空”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16世纪初自西而东开辟进入亚洲新航线的葡萄牙航海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宋以来“绿洲古路”遭到遗弃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丝绸之路的历史地位,并指出“‘一带一路’倡议”蕴含的中国理念。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在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就在世界版图上延伸,诉说着沿途各国人民友好往来、互惠互利的动人故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汉丝绸之路


材料二     唐朝政府在广州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海上丝绸之路得到进一步发展,向西最远从汉代的印度半岛沿海延伸到波斯湾。宋元王朝更加重视海外贸易,海外贸易的收入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中国出口到西方各国的商品种类增多,尤其是茶叶、瓷器在出口商品中跃居到第一、第二位。但是17世纪中期以后丝绸之路海外贸易呈现萎缩趋势,丝绸之路航路上中国商船的踪影日渐稀少,欧洲商船则日渐活跃。   

——摘编自《古代丝绸之路》   

材料三 今天的“一带一路”,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涉及贫易、金融、投资、能源、科技、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10 多个领域,地理上包括欧亚大陆和太平洋、印度洋沿岸的65 个国家和地区;秉持开放包容精神,继承了古丝绸之路开放传统。今天的“一带一路”是在古代中国丝绸之路轴线基础上,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是现有合作的延续和升级,也是各国的利益共享地带。“一带一路”这一战略构想的建设,对于推进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和沿线国家共同发展、稳定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 摘编自《 人民日报》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在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导致上述变化的原因。结合所学举例说明古代丝绸之路促进中西文明交流的主要史实。
(2)根据材料三概括与古代丝绸之路相比较,“一带一路”的新发展,并结合所学分析当前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的有利因素。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