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5 组卷205
文学变革运动与社会转型、文化变迁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中期韩愈、柳宗元发起古文运动,是安史之乱带来的社会危机所激发出的文人强烈的忧患和改革意识的产物。其主张一是文体的革新,即摒弃六朝以来流行的华而不实的骈文,在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建立新的散文。二是文风和文学语言的革新,提出“词必已出”和“文从字顺”,并借此昌明儒家之道,攘斥佛教。北宋面临着更加严重的统治危机,更为重视文以载道这个重要的理念,文章的议论成分、政治教化功能进一步增加。这种载道的古文在此后一千年间占据正统地位。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情况才有了根本的改变。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五四”新文学运动,是19世纪中期以来西方文明对中国全面冲击的产物。新文学运动的代表们指出:“我们反对古文,大半原为他晦涩难解,养成国民笼统的心思,使得表现力与理解力都不发达,但另一方面,实又因为他内中的思想荒谬,于人有害的缘故。这宗儒道合成的不自然的思想,寄寓在古文中间,几千年来,根深蒂固。……”所以,新文学革命是语言和思想同时操作,且更偏重思想变革。“五四”文学革命倡导的新道德以尊重个性权利、维护个人权益,并要求文学表现“个人的解放”,具有非同小可的意义。

——摘编自祁志祥《形式革命与思想革命:“五四”文学的复合审美追求》


(1)据以上材料比较唐宋古文运动与“五四”新文学运动的不同主张,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2)据以上材料指出两次文学变革运动的关系,并概括其共同作用。
21-22高三上·江苏镇江·期中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材料一   在陈独秀看来,新文化运动应该起到多方面的功能,例如要注重团体的活动,既要培养中国人的公共心,还要注重创造的精神,同时也要影响到别的运动,诸如军事、产业、政治等。因此,我们对新文化运动的理解,应看作是以文化革新为主要内容以图带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具有思想启蒙性质的运动。新文化运动中提倡建立在个人主义基础之上的新道德,以个人为中心,恢复和尊重人的自由个性,这是作为现代化的人最核心的部分。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体,这为文化的下移创造了前提,使更多的人能够掌握这种文体,自由地交流思想,抒发感情。

——摘编自陈典平贾爱青《试论新文化运动在文化现代化中的作用》

材料二   语言变革常常是文化变革的先导。白话新诗、白话小说、白话散文、白话戏剧纷纷应运而生,话语主权开始向大众回归。到1922年,全国国民学校的全部教材都采用了白话文。《新青年》《每周评论》等许多杂志都对马克思主义作了大量宣传,越来越多的中国先进分子放弃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先进知识分子在提到改造国民性诉求时,更进一步地将其民主主义的主张与民族主义的诉求联系在一起,而民主科学思想的广泛传播,以及国民性改造思潮的深入发展实际上也是“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社会条件。1940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阐明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指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不难发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文化是朝着科学与民主的方向进发的。

——摘编自张绍春《新文化运动对文化转型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陈独秀有关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陈独秀看来,新文化运动应该起到多方面的功能,例如要注重团体的活动,既要培养中国人的公共心,还要注重创造的精神,同时也要影响到别的运动,诸如军事、产业、政治等。因此,我们对新文化运动的理解,应看作是以文化革新为主要内容以图带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具有思想启蒙性质的运动。新文化运动中提倡建立在个人主义基础之上的新道德,以个人为中心,恢复和尊重人的自由个性,这是作为现代化的人最核心的部分。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体,这为文化的下移创造了前提,使更多的人能够掌握这种文体,自由地交流思想,抒发感情。

——摘编自陈典平、贾爱青《试论新文化运动在文化现代化中的作用》

材料二   通俗易解是新文学底(的)一种要素,不是全体要素,现在欢迎白话文的人,大半只因为他通俗易解,主张白话文的人,也有许多只注意通俗易解。文学、美术、音乐都是人类最高心情底(的)表现,白话文若只是以通俗易解为止境,不注意文学的价值,那便只能算是通俗文,不配说是新文学,这也是新文化运动中一件容易误解的事。

——摘编自陈独秀《新文化运动是什么》

材料三   语言变革常常是文化变革的先导。白话新诗、白话小说、白话散文、白话戏剧纷纷应运而生,话语主权开始向大众回归。到1922年,全国国民学校的全部教材都采用了白话文。《新青年》《每周评论》等许多杂志都对马克思主义作了大量宣传,越来越多的中国先进分子放弃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先进知识分子在提到改造国民性诉求时,更进一步地将其民主主义的主张与民族主义的诉求联系在一起,而民主科学思想的广泛传播,以及国民性改造思潮的深入发展实际上也是“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社会条件。1940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阐明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指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不难发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文化是朝着科学与民主的方向进发的。

——摘编自张绍春《新文化运动对文化转型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陈独秀有关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陈独秀对“新文学"的认识。用一句话指出“新文学”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价值。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