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238
近代西欧民族国家逐渐兴起,国家主权的意识也越来越浓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337-1453年,英法之间的“百年战争”,唤醒了两国人民的民族感情,对西欧民族国家形成和民族意识觉醒产生了巨大影响。从14世纪开始,西欧各国出现了使用本民族语言的浪潮,用英语翻译的《圣经》奠定了英国民族语言的基础。恩格斯说:“语族一旦划分……这些语族就成了建立国家的一定基础。”14世纪末,欧洲的封建体制向近代政府体制过渡,民族国家化(“民族”从它的自然状态转化为“国家”的政治形态)的进程启动了。在这些新型国家中,君主是国家权力的金字塔顶,“君主的利益不再只与贵族的利益相吻合,而是扩展到与全民的利益相吻合”。随着民族国家兴起,从前那种只知有教、不知有国的情况发生变化。中世纪文明那种孤立性、分散性的特点,开始朝全国性、统一性以及以公利和公权为主的方向演变。

——摘编自李肇忠《近代西欧民族主义》

材料二 16世纪,法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但当时封建教会和封建贵族仍享有许多特权,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羁绊。近代资产阶级主权学说的创始人让·博丹(1530-1596)认为,国家主权即“不受法律限制的对公民和臣民进行统治的最高权力”。掌握主权的统治者在时间任期上不受限制,“绝对地和完全地”掌控整个国家和人民,拥有绝对的权力去制订法律、对外宣战与媾和。荷兰人格劳秀斯(1583-1645)发展和完善了博丹的理论,认为国家主权对内是至高无上的统治权,对外是不受任何权力限制的独立权,奠定了国家主权内外统一的法理基础。他认为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彼此均受制于国际法的最高规范——“普遍至高的正义原则”。国家从事战争的主权行为必须符合自然法和正义原则,出于“自卫、恢复自己的财产和处罚”,根本目的是解除敌方危害别人的力量,维持世界和平。

——摘编自赵建文《关于国家主权的性质和地位的理论演进》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欧民族国家兴起的原因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博丹和格劳秀斯国家主权观的异同,并从其所处时代发展主题的角度,分别指出两人的主要目的。
21-22高二上·全国·课时练习
知识点:英美法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中古欧洲的封建制度王权的加强中世纪教会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民族国家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337-1453 年,英法之间的“百年战争”, 唤醒了两国人民之间的民族感情,对西欧民族国家形成和民族意识觉醒产生了巨大影响。从 14 世纪开始, 西欧各国出现了使用本民族语言的浪潮,用英语翻译的《圣经》奠定了英国民族 语言的基础。恩格斯说:“语族一旦划分……这些语族就成了建立国家的一定基础。”

14世纪末,欧洲的封建体制向近代政府体制过渡,民族国家化(“民族”从它的 自然状态转化为“国家”的政治形态)的进程启动了。在这些新型国家中,君主 是国家权力的金字塔顶,“君主的利益不再只与贵族的利益相吻合,而是扩展到与全民的利益相吻合”。随着民族国家兴起,从前那种只知有教,不知有国的情况发 生变化。中世纪文明那种孤立性、分散性的特点,开始朝全国性、统一性,以及以公利和公权为主的方向演变。

——摘编自李肇忠《近代西欧民族主义》

材料二   欧洲在近代形成民族的过程中,专制王权是民族国家的第一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上,国家统一了,民族自立了,中世纪的混乱状况得以解除。民族国 家的第二个阶段,“民族”与王权发生对抗,最终推翻专制王权,法国大革命就是 其中的典型,因此,“很多学者说法国大革命及以后发生的拿破仑战争是近代欧洲 民族主义的起源”。当然,在此之前,欧洲的民族国家就形成了。为什么要形成民 族国家?因为民族国家是现代化的载体。但是,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欧洲民族国 家发展不平衡,造成近代欧洲动荡和民族冲突。

——摘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西欧民族国家兴起的原因和影响。
(2)概括材料二中王权国家和民族国家的关系,举例说明民族国家发展引发的近代欧洲动荡和民族冲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法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但当时封建教会和封建贵族仍享有许多特权,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羁绊。近代资产阶级主权学说的创始人让·博丹(1530—1596)认为,国家主权即“不受法律限制的对公民和臣民进行统治的最高权力”。掌握主权的统治者在时间任期上不受限制,“绝对地和完全地”掌控整个国家和人民,拥有绝对的权力去制定法律、对外宣战与媾和。荷兰人格劳秀斯(1583—1645)发展和完善了博丹的理论,认为国家主权对内是至高无上的统治权,对外是不受任何权力限制的独立权,奠定了国家主权内外统一的法理基础。他认为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彼此均受制于国际法的最高规范——“普遍至高的正义原则”。国家从事战争的主权行为必须符合自然法和正义原则,出于“自卫、恢复自己的财产和处罚”,根本目的是解除敌方危害别人的力量,维持世界和平。

——赵建文《关于国家主权的性质和地位的理论演进》等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国家主权面临限制的问题日益突出。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及一些地区性的国际经济组织对国家主权的影响越来越大。各民族国家在申请加入或想得到援助、贷款时,就不得不接受其强制性的有时甚至是苛刻的条件,这实际上就是民族国家将部分主权移交了出去。面对急于摆脱贫困的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动辄以阻碍资金和技术的流入为要挟,迫使东道国政府为其在当地的生产与经营活动创造便利。全球化时代的经济本质上是知识经济,当前新的有生命力的技术大多被主要的工业化国家掌握,发达国家权力越来越大,发展中国家权力越来越小。技术侵略、技术殖民、技术霸权等政治欺压现象也会相应而生,使强势国家有机会压榨、胁迫弱势国家,限制和削弱弱势国家的主权。在理论上,一些西方学者甚至提出了国家主权过时论,对发展中国家维护主权、反对霸权的立场横加干涉和无理指责。

——戴轶《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矛盾析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博丹和格劳秀斯国家主权观的异同,并从其所处时代发展主题的角度,分别指出两人的主要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主权带来的挑战与冲击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发展中国家应采取的对策。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法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但当时封建教会和封建贵族仍享有许多特权,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羁绊。近代资产阶级主权学说的创始人让·博丹认为,国家主权即“不受法律限制的对公民和臣民进行统治的最高权力”。掌握主权的统治者在时间任期上不受限制,“绝对地和完全地”掌控整个国家和人民,拥有绝对的权力去制订法律、对外宣战与媾和。荷兰人格老秀斯发展和完善了博丹的理论,认为国家主权对内是至高无上的统治权,对外是不受任何权力限制的独立权,奠定了国家主权内外统一的法理基础。他认为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彼此均受制于国际法的最高规范——“普遍至高的正义原则”。国家从事战争的主权行为必须符合自然法和正义原则,出于“自卫、恢复自己的财产和处罚”,根本目的是解除敌方危害别人的力量,维持世界和平。

——摘编自赵建文《关于国家主权的性质和地位的理论演进》等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国家主权面临限制的问题日益突出。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及一些地区性的国际经济组织对国家主权的影响越来越大。各民族国家在申请加入或想得到援助、贷款时,就不得不接受其强制性的有时甚至是苛刻的条件,这实际上就是民族国家将部分主权移交了出去。面对急于摆脱贫困的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动辄以阻碍资金和技术的流入为要挟,迫使东道国政府为其在当地的生产与经营活动创造便利。全球化时代的经济本质上是知识经济,当前新的有生命力的技术大多被主要的工业化国家掌握,发达国家权力越来越大,发展中国家权力越来越小。技术侵略、技术殖民、技术霸权等政治欺压现象也会相应而生,使强势国家有机会压榨、胁迫弱势国家,限制和削弱弱势国家的主权。在理论上,一些西方学者甚至提出了国家主权过时论,对发展中国家维护主权、反对霸权的立场横加干涉和无理指责。

——摘编自戴轶《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矛盾析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博丹和格老秀斯国家主权观的异同,并从其所处时代发展主题的角度,分别指出两人的主要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主权带来的挑战与冲击的表现,并简单谈谈发展中国家应采取的对策。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