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5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德意志民族崇尚手工艺和技艺,受过严格训练而获得“师傅”称号是令人尊重的。18世纪80年代,德国开始进入工业革命时期,自然科学应用于生产和加工。实科学校、专科学校和工业学校是这一时期的主要职业教育学校类型。实科学校、专科学校接收有初等学校教育水平但不能顺利升学的学生,工业学校是半工半读学校,专为底层社会儿童开设。德国公民普遍认为,具有某种职业资格是实现人才社会价值的先决条件。国家在教育方面,大力投入经费,推动义务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功。当时德国的学校职业教育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专门传授职业技能的学校,另一种是传授职业知识和技能的星期日补习学校。

——摘编自黄日强《传统因素对英德职业教育的制约作用比较》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因素。
21-22高二上·湖北武汉·阶段练习
知识点: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教育与选官用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业革命之前,英国以学徒制的教育模式培养技术工人。学徒制是当时英国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此外,还有济贫性质的职业学校。工业革命初期对科学技术的要求较低,英国上层阶级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优雅的绅士,社会上也把职业教育看作是低下职业的代名词,职业教育渐趋弱化。机器大工业生产使劳动强度大大降低,严格的工厂管理制度以及不稳定经济环境的威胁,导致工人的精力和时间大为减少,很难抽出时间去学习技术和思考问题。

材料二   德意志民族崇尚手工艺和技艺,受过严格训练而获得"师傅"称号是令人尊重的。18世纪80年代,德国开始进入工业革命时期,自然科学应用于生产和加工。实科学校、专科学校和工业学校是这一时期的主要职业教育学校类型。实科学校、专科学校接收有初等学校教育水平但不能顺利升学的学生,工业学校是半工半读学校,专为底层社会儿童开设。德国公民普遍认为,具有某种职业资格是实现人才社会价值的先决条件。国家在教育方面,大力投入经费,推动义务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功。当时德国的学校职业教育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专门传授职业技能的学校,另一种是传授职业知识和技能的星期日补习学校。

——摘编自黄日强《传统因素对英德职业教育的制约作用比较》等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英德两国职业教育的特点。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英德两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因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以世代守土为主的工作方式决定了古代基本上没有社会性的就业问题学校教育主要以培养政府官员为目的,近代职业技术教育是大工业生产的产物。从19世纪60年代起,民族危机严重,最先发展起来的是军事工业,为这类企业培养相应的技术人员的职业教育也随之出现。19世纪末20世纪初教育救国思湖兴起,1917年“中华职业教育社”在上海诞生,凝聚了当时教育界、实业界等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由政府主持建立近代新职业教育体制,仿效日本、美国的教育在中国建立了新的学制,并且把职业教育的某些做法渗透到普通中小学教育之中。

——摘编自俞启定《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形成的探讨》

材料二 德意志民族崇尚手工艺和技艺,受过严格训练而获得“师傅”称号是令人尊重的18世纪80年代,德国开始进入工业革命时期,自然科学应用于生产和加工。实科学校、专科学校和工业学校是这一时期的主要职业教育学校类型。实科学校、专科学校接收有初等学校教育水平但不能顺利升学的学生,工业学校是半工半读学校,专为底层社会儿童开设。德国公民普遍认为,具有某种职业资格是实现人才社会价值的先决条件。国家在教育方面,大力投入经费,推动义务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功。当时德国的学校职业教育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专门传授职业技能的学校,另一种是传授职业知识和技能的星期日补习学校。

——摘编自黄日强《传统因素对英德职业教育的制约作用比较》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并做出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因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德意志民族崇尚手工艺和技艺,受过严格训练而获得“师傅”称号是令人尊重的。18世纪80年代,德国开始进入工业革命时期,自然科学应用于生产和加工。实科学校、专科学校和工业学校是这一时期的主要职业教育学校类型。实科学校、专科学校接收有初等学校教育水平但不能顺利升学的学生,工业学校是半工半读学校,专为底层社会儿童开设。德国公民普遍认为,具有某种职业资格是实现人才社会价值的先决条件。国家在教育方面,大力投入经费,推动义务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功。当时德国的学校职业教育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专门传授职业技能的学校,另一种是传授职业知识和技能的星期日补习学校。

——摘编自黄日强《传统因素对英德职业教育的制约作用比较》等

材料二   近代职业技术教育是大工业生产的产物。从19世纪60年代起,民族危机严重,最先发展起来的是军事工业,为这类企业培养相应的技术人员的职业教育也随之出现。19世纪末20世纪初教育救国思潮兴起,1917年“中华职业教育社”在上海诞生,凝聚了当时教育界、实业界等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由政府主持建立近代新职业教育体制,仿效日本、美国的教育在中国建立了新的学制,并且把职业教育的某些做法渗透到普通中小学教育之中。

——摘编自俞启定《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形成的探讨》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以来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兴起的历史背景
(3)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从影响职业教育的因素、发展职业教育的意义、转变职业教育观念等方面谈谈近代中西方职业教育给你的启示。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