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7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严复认为:治民之刑法,国人早已有之;治官之宪法则是我国所旧无。而控制和规范执政者和政府的根本大法,就是宪法。立宪政体中,政府尤其要守法,“其所守所由,草苹大经,必不可畔者斯为宪法,惟专制无之”。而要求执政者和政府谨守宪法和法律,则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政治体制,因此,立宪要求政府遵宪守法,对国人来说,这不仅涉及政体的改变,也涉及思想观念的重大改变。那么,如何使执政者及政府守法?这要求确认人民主权者的地位,确立保障基本人权的立宪宗旨。只有确保基本人权的不可侵犯,才能建立起有效“治官”的法治。他还指出:“立宪之国,最重造律之权,有所变更创垂,必经数十百人之详议。议定而后呈之国主,而准驳之。此其法之所以无苟且,而下令常如流。

——摘编自《严复的宪政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严复的宪政构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严复宪政构想的历史意义。
15-16高三上·山西·期末
知识点:其他人物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刑狱)以贵治贱,故仁可以为民父母,而暴亦可豺狼。……是故天下虽极治,其刑罚终不能以必中,而侥倬之人,或可与法相遁。若夫今世欧洲之立宪,宪非其君之所立也,其民既立之,或君民共立之,而君与民共守之者也……英国以富而为强者……实以立宪之美而为强也。惟美、惟法、惟德莫不强者而皆立宪而后有此。
——王拭主编《严复集·按语》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严复关于中国古代法律和西方近代法律的基本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严复的这一法律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材料二下列是两个不同时期我国历史教科书对美国宪法的评价:
国会是资产阶级和地主控制的……这
部宪法保障了美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它可
耻地保存奴隶制度,把种族歧视固定下来,
使广大的劳动者失去了起码的政治和经济
权利。它所宣布的“自由”意味着种植主
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巩固,意味着剥削的自
由。
——《世界近现代史》(高级中学课
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版
美国宪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宪法所确立的主权在民、三权分立、共和制
等原则,为美国在此后两百多年间由小变
大、由弱变强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也为后
来许多国家所效仿。
——《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人
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据材料二分析两个不同时期我国历史教科书对美国宪法的评价侧重点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上述不同的原因。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中国古代刑狱)以贵治贱,故仁可以为民父母,而暴亦可豺狼。……是故天下虽极治,其刑罚终不能以必中,而侥倬之人,或可与法相遁。若夫今世欧洲之立宪,宪非其君之所立也,其民既立之,或君民共立之,而君与民共守之者也……英国以富而为强者……实以立宪之美而为强也。惟美、惟法、惟德莫不强者而皆立宪而后有此。
——王拭主编《严复集·按语》
材料二   下列是两个不同时期我国历史教科书对美国宪法的评价:
国会是资产阶级和地主控制的……这部宪法保障了美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它可耻地保存奴隶制度,把种族歧视固定下来,使广大的劳动者失去了起码的政治和经济权利。它所宣布的“自由”意味着种植主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巩固,意味着剥削的自由。
——《世界近现代史》(高级中学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版
美国宪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宪法所确立的主权在民、三权分立、共和制等原则,为美国在此后两百多年间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也为后来许多国家所效仿。
——《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据材料一,概括严复关于中国古代法律和西方近代法律的基本观点。   
(2)据材料二分析两个不同时期我国历史教科书对美国宪法的评价侧重点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上述不同的原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严复(早年与沈葆桢、中年与李鸿章、晚年与袁世凯关系密切)用西方的“天赋人权",成功地颠覆了中国传统的"君权神授"的权力观和国家观,并提出"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的深刻命题。但严复的本意,只是以此说明自由和人性解放之于文明发展的重要性,而不在于以此来颠覆现政权的统治。他解读了西方人权学说后立即转了个弯,说:“然则及今而弃吾君臣,可乎?曰:是大不可。何则?其时未至,其俗未成,其民不足以自治也。”主张先开议院,实行君民共治,大力开发民智、更新民德、培植民力,以此为过渡,最终"悉听其自由",臻至完全的民主体制。

——据《严复集》等整理

材料二   孙中山也从西方"天赋人权"理论寻求依据,来建立自己的"民权主义"学说。孙中山所解读的人权,重点不在于个体的自由,而在于作为平民对国家政权的"共有"。他认为,天赋人权,就是人民对政权有“共有”的权力。依靠“不良之政府”的改革,逐渐获取人权的想法,是根本实现不了的"谬想"。国人是具备享有民权的能力的,在实现民权的前提下,以“异常的速度”建设,“不难举西人之文明而尽有之,即或胜之焉,亦非不可能之事。”

——摘编自许维勤《严复与孙中山思想之于中国社会变革》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严复与孙中山民权思想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严复与孙中山思想同源却异流的原因。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