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6 组卷320

材料  北魏平城时代,孝文帝改革州郡体制,河南地区由州镇复合型政区转变为州郡型政区,进而形成以黄河为轴心、诸州并立的政治地理格局。然而,突发性的迁洛事件,成为改变河南政治地理格局的开端。司州政区规划要晚于司州的设置,故而迟至太和十八年(494年)二月,以司州为中心重构河南州郡结构的变革才真正开启。在“罢州立郡”模式下,怀、泰等州并入司州,太和中形成的河南诸州政区格局至此基本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司州都督区、豫州都督区格局。翌年,二都督区格局随着豫州刺史元干的离任而崩析,豫州“省州置郡”并入司州,司州建置进程进入第三阶段。至此,由迁洛引发的司州建置进程完成,河南诸州政区变局亦随之终结。司州政区的成立及其展开,建立在孝文帝州郡改革而形成的河南诸州政区格局之上,其对后者颠覆性的重构.在北魏地方行政史中具有深刻的政治地理意义。

——摘编自王兴振、胡哲《北魏河南政治地理格局的崩溃与重建——以迁洛时的司州建置为中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改革河南州郡体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改革河南州郡体制的影响。
2022·甘肃白银·一模
知识点: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般情况下,中国古代新政区的设置多随着经济的稳步增长、人口的逐渐增加而从容进行。王朝初建,出于开疆拓土的需要,有大量政区同时建立,如秦征服南越后,设置桂林郡、象郡和南海郡,又在北方置九原等郡。也有雄才伟略的帝王,为现固国家统一而对四夷用兵,设置大量新的行政区,如汉武帝元鼎六年起,“连兵三岁,诛羌,灭南越,番禺(今广州)以西至蜀南者置初郡十七”。隋末天下大乱,晋阳李唐为了壮大势力,表示凡归附者都给予州刺史的名号,因而大量“权置州郡”,州数膨胀到五六百之多。因此,唐太宗于贞观元年将全国划分为10道,分辖各州,形成了道、州、县三级行政区划模式。元朝在全国各地设置行中书省代行政府管理职能,边疆地区的云南等地也建立起了行省,省制逐步成为后世历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最高层级。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二   中国古代各中央政府为了提高政权运转效率通常会减少地方行政层级,但自秦国推行郡县制以来,任何朝代的基层政区都是县,也从来没有被取消过。但为了解决管理幅员过大和军事问题又会设立监察区和军管区,这些非行政区最终演变为州、道、路、省等地方高层政区,使得地方行政层级变多。秦朝在郡政区实行行政、军事,监察三权分立,汉朝设置13州刺史,唐朝设道对地方派遣监察官员,宋朝设置互不统属的路,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地方行政层级的变动无不是中央加强集权的创新。自古以来,财政就在行政体制中占据特殊而又重要的地位。商鞅变法中制土分民、履亩而税、重农抑商等财政改革措施,保证了封建国家上层建筑的形成和完善。以后各朝从国家安全出发,同时也为了涵养财源,徒民边塞,实行军民屯垦,建立起都尉、都督、都护府或都司卫所等军管型的特殊地方行政制度,并逐渐融入地方行政层级中来。

——摘编自成军《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嬗变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变化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嬗变的基本规律。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节选)


时期高层政区统县政区县级数区
隋、唐前期
府、州(郡)
唐后期五代道(方镇)府、州
府、州

材料二   贞观元年,按山川形便分全国为十道,形式上虽然是地理区划,其中暗含盘察区的意味。开元二十二年在分十道为十五道的同时,在“每道置采访使检察非法”,并让采访使兼各道要州的刺史,定下正式的监察区体制。但地方行政的基本权力仍在州和县。

宋初设转运使,以之经度和转输地方财赋,节次以天下土地形势,伴之分路而治。在转运使之后,负责监察、司法之职的提点刑狱使,负责治安边防的安抚使,负责储备粮食平抑物价的提举常平使等官员也相应设置。这些官员的衙门通称诸监司,竹政管辖地域都称为路,但各监司的路并不尽一致。例如西北地区以转运使而言先仅设一路(后分为两路),而以提点邢狱使而言则分为两路,若以安抚使而言又分成六路。此外,即使有两司的路一致,治所有时也不在一地。州的长官由中央委派朝官担任,多用文人,并且经常调换。与知州同领州事的通判,有权监督和向朝廷推荐本州的官员,甚至举发知州不法。州县不但可直接向朝廷奏事,亦可监察监司。

——摘编周振鹤《地方行政制度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初在地方管理上的策略及其主要影响。
(2)根据材料,概括唐前期与北宋初期在地方管理上的共同点。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