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6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631月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与法国总统戴高乐签署《法德友好条约》,条约文本包含组织机构、项目教育和年轻人以及科学研究上的合作等组成部分;规定了两国领导人与政府各部门部长会晤的频度,并决定两国在欧洲北约和东西方关系的问题上,都要事先协商,形成共同立场;加强青年和教育合作,拟成立共同基金,促进两国青年互访以及学习对方语言等等。《法德友好条约》为以后的法德关系和法德合作,规定了相关规范程序和相关组织条约,是法德和解与合作制度化的开始。

材料二   法国和德国在二战结束后短短五年的时间里,出于各自的战略利益考虑选择了和解与合作,迈出了欧洲一体化的第一步——“舒曼计划”与煤钢联营,并在20世纪60年代初取得了法德和解的标志性成果(《法德友好条约》)。由于千年的夙仇与积怨,法德和解不可能通过一次妥协、一个协议就能实现。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欧洲一体化的过程也是法德两国全面和解的过程。法德和解的不断深化使得法德核心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一坚实的内核在经济、政治、安全与外交的各个领域联手建设欧洲,共同实现了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与货币联盟、欧洲联盟与《欧盟宪法条约》等等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里程碑,推动了一体化的历次深化与扩大,并经受住了诸如“空椅”危机(农业及扩权分歧引发的缺席危机)英国加入共同体、各国货币让位于欧元、两德统一等等具体挑战。

——摘编自和春红《法德和解与欧洲一体化》


(1)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推动《法德友好条约》签订的因素。
(2)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德和解产生的积极影响。
21-22高三上·江苏苏州·阶段练习
知识点:欧共体的建立与发展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59月,法国在伦敦召开的国际会议上正式提出自己的对德方案。方案内容包括:不允许重建中央集权的德意志国家,反对德国建立全国性的政党和中央行政机构;莱茵河左岸地区脱离德国等。此外,法国还要求大量赔款和拆迁德国工厂。这些主张形成法国战后对德政策的“法国方案”。

——摘编自姜南《法德英关系与欧洲一体化(1945-1993)》

材料二   19505月,法国外交部长舒曼提出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计划,主张以法国和联邦德国煤钢工业为基础,把西欧各国的煤钢工业部门联合起来,由一个超国家的高级机构共同管理“联营”。“舒曼计划”立即得到了德国的赞同和接受。19589月,法国总统戴高乐与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举行会谈,表示加强法德合作,建立统一的欧洲是绝对必要的。19631月,双方签订了《德法友好合作条约》。这标志着法德两国在国家层面上建立起了和解的制度框架。

——摘编自熊光清《百年宿敌法德和解与欧洲一体化的当前启示》

材料三   在短短的五年时间里,欧洲联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它在成员国之间实现了和平,为它的公民带来了繁荣。它创建了单一欧洲货币和无国界的“单一市场”……它已经成为一支强大的贸易力量,在环境保护和发展援助领域成为世界领先者。

——摘编自冯寿农、项颐倩《欧盟概况》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法德关系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德关系变化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概括欧洲联盟“取得今人瞩目的成就”的表现。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际格局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在国际关系中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主要行为体,如国家或国家集团,所形成的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相对稳定的结构状态和剧变,推动国际格局演变的力量主要有两个:其一,各主要行为体之间的力量对比;其二,各主要行为体对自己利益的认识和考虑,以及不同行为体之间由于各自所认识的利益的不同而产生的矛盾运动,另一方面,国际格局的发展变化有一个突出特点,即表现为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重大的具有全局性的国际事件,是推动国际格局从量变到质变的决定性因素。

材料二   随着冷战的发展,西欧各国随着经济上的迅速复苏和政治自信心不断增强,越来越希望掌握自己的命运,于是,以法,德两个宿敌的和解为基础,从经济上的欧洲煤钢联营入手,启动了西欧的联合进程。以打破美国的西方前主地位为其特色的法国的“戴高乐主义”,以及以突破美国战略限制为其特点的联邦德国的“新东方政策”,表明西欧对美国的勇心倾向正在发展,美国的另一个盟友日本,由于其经济的“起飞”而导致与美国的贸易摩擦加剧,同时要求建立日美对等关系的呼声高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度实行“一边倒”向苏联的外交路线,但在苏共二十大召开后,两党两国在一些重大理论问题的分歧和国家利益冲突日益发展,当中美关系正常化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内的一切合法权利的时候,全世界也看到了一个潜在大国的崛起,1955年的亚非会议,是第三世界形成的起点。此后的不结盟运动及77国集团的应运而生,是第三世界力量的发展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的重要标志。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徐蓝《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一种宏观论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50年代国际格局演变的主要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为材料二设计一个主题,并进行简要阐释。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50 年代,法、(西)德、意等六国率先通过一体化举措,建立统一的经济空间乃至实体。为此,6国从煤钢共同体着手,开始推行经济一体化,成立了欧洲共同体。其后,经过不断的深化和扩大,于1993年建立欧洲联盟,标志着经济与政治一体化取得重大进展。从成员国数量看,欧共体欧盟历经多次扩大,发展到27国,牢固确立了其在欧洲的核心组织地位。欧盟形成时间之早、一体化程度之高、参加成员国之多、总体经济实力之强,都是世界其他一体化组织难以比拟的,它不仅对欧洲,而且对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发展演变,产生了极为重大、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吴弦《欧洲经济- -体化:由来 、发展与前景》

材料二 自 20世纪80年代以来,区域一体化已成为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一个趋势,在众多区域一体化组织中,又以欧洲一体化的成就最为突出。欧洲一体化以1957年《罗马条约》签订为标志全面启动,成员国数量从最初6个扩大到27个,合作领域以共同的关税同盟为起点,逐渐扩展到共同的农业政策、对外贸易政策、投资政策及货币政策等方面。欧盟目前拥有世界7%的人口(约5亿人口),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30%(约15万亿美元),国际贸易的五分之一,全球500强企业中有三分之一是欧盟企业。

——摘编自裘真《欧洲一体化的经济效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一体化演变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一体化的意义。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