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3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19世纪中期,资本的全球化就催生了全球治理的早期实践,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欧诸国以维护和扩大本国资本利益为目标,构建全球性的经济贸易体系,以军事掠夺和殖民地构建为手段实现了对全球的霸权式治理。二战以后,随着欧洲国家的迅速衰落,世界开始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全球治理时代。美国打着推进世界“民主化”和“自由化”的旗号,通过控制世界经济,宣传其政治价值来建立以其为主导的世界新秩序,谋求和实现自身的霸权红利。

——摘编自黄少安《新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回顾和总结》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签署加入国际多边条约数量简表


——据《中国人民共和国条约数据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期以来全球治理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参与国际事务所体现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20-21高二下·黑龙江绥化·期中
知识点: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外关系开始出现了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对列强来说,战后签订的条约“揭开了对华事务的新纪元”。它标志着中国闭关自守的破产,同时也标志着中国与欧洲这个“掠夺成性的蛮夷”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法律、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开端....无疑,“条约制度”使中国承受着巨大的灾祸,这成了阻碍中国进步的一个基本因素,但是,如马克思所说,“每一种事物好象都包含自己的反面”。

——摘编自李育民《近代中国的“条约制度”论略》

材料二   20171月,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演讲,回应了世界普遍感到困惑的一个重大问题:“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中国方案就是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20172月,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首次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载入联合国决议;同年11月,联合国大会裁军与国际安全委员会再次将其载入联合国决议。这充分表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反映了国际社会大多数国家的普遍期待,在国际社会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和呼应,激发了各国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进程的热情和实践。

——摘编自张晓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次鸦片战争中国外交发生的“根本性的变化”,并简要评价其对中国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方案”在国际上得到支持和呼应的原因及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在崛起的过程中,没有成为英国霸权及其殖民体系的直接挑战者,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是英国的主要战友。美国不是通过推翻英国的全球霸主地位,而是在英国霸权的自然衰落过程中步取而代之。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以1898年美西战争为界标,在此前50年美国集中解决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并且在经济总量上接近头号强国英国;在此后50年美国越来越深地卷入两洋战略,并开始主导国际体系建设。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权国家。

——《大国兴衰的历史比较》

材料二 “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5年时间里,中国与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倡议,其核心理念被纳入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上合组织等重要国际组织成果文件。历来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中国,不仅与发达国家建立和发展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伙伴关系,还在国际事务上坚持做发展中国家的代表,高举多边主义旗帜,引领建设新型国际关系。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崛起,取代英国成为霸权国家的大致过程
(2)材料二反映出当前中国外交的哪些特点?分析这些外交实践的影响。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