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3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乐清农科员南士木回忆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种粮积极性大为高涨。但随着柳市(地名)手工业、商业的迅速发展,农业逐渐成了一种可有可无的副业。”

——朱幼棣、 陈坚发《温州大爆发》


材料二

1980年市民章华妹领取我国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第10101号)
1983年永嘉桥头纽扣市场创建“东方第一纽扣市场”
1984年26个农民自愿入股,创办全国第一个股份合作制企业——瓯海登山鞋厂
1984年温州被批准为全国首批14个沿海港口开放城市之一
1987年全国第一个民营企业地方规章——《温州私人企业管理暂行办法》颁布
1988年温州市售价外商投资企业——温州莱丽莎皮件有限公司成立
温州市政府颁发《温州市鼓励台湾同胞投资的暂行规定》
1992年国务院批准设立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1993年温州市首次单独再澳门举办出口商品暨经贸合作项目洽谈会
1997年香港特别行政区全国政协委员视察团来温考察
2003年温州烟具协会赢得中国加入WTO以后的第一个技术贸易壁垒案
2009年温州在乌兹别克投资建设了首个中乌合资工业园区
2010年美国联邦巡回法院驳回了美国ITC“337”调查指控中国通领集团侵权的错误裁决
温州企业打赢了加入WTO以来“中美知识产权第一案”

——据《第一财经日报》相关报道整理


根据材料指出温州经济出现的新气象。并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
20-21高三上·江苏徐州·阶段练习
知识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温州县志温州大事记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温州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热烈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1980年12月11日,市民章华妹从温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领取了我国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第10101号)。9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温州地区和温州市合并,试行市管县的新体制。

1984年5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准温州为全国首批14个沿海港口开放城市之一。11月29日,经浙江省民政厅批准,同意温州市区改为鹿城区。

1988年2月22日,温州市首家外商投资企业、温州米莉莎皮件有限公司成立。

1989年9月25日-10月1日,国务院研究室来温州调查“温州模式”问题,认为“温州模式”不是资本主义模式。

1992年3月16日,国务院批准设立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1997年10月21日,浙江东日股票在上海挂牌上市,这是温州市第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

1999年1月11日,市统计局宣布,1998年我市第三产业比1997年增长13.5%,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第三产业首次快于第二产业。

2003年9月13日,欧委会正式发布官方公报,终止对中国打火机反倾销调查。这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企业打赢欧盟反倾销的第一案。

2009年9月15日,由温州医学院、温州大学与泰国东方大学合作创办的泰国东方大学孔子学院举行揭牌仪式。9月,温州市金盛贸易有限公司与乌兹别克斯坦兴隆公司共同出资创建了中乌合资鹏盛工业园开工,这是由中国民企直接在乌投建的首个中乌合资工业园区。

2010年8月27日,经过345天抗衡,美国联邦巡回法院驳回了美国ITC“337”调查指控中国通领集团侵权的错误裁决。温州企业打赢了加入WTO以来“中美知识产权第一案”。

2012年3月25日,温州、台湾两地实现首次直航,首架执行台北—温州航线的AE9457航班于12时05分抵达温州机场。

2015年2月28日,温州被中央文明委授予“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2016年5月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同意将浙江省温州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批复》,同意将温州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我国改革开放历程有哪些史料价值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时,英国的工业远落后于其他国家,因此英国君主通过向外国熟练工匠发放“保护令”的方式来加强本国制造业。 17世纪晚期,受洛克财产学说的影响,专利权逐渐被视为一种知识产权。 洛克在《政府论》中写道:“土地和一切低等动物为一切人所共有,但是每个人对自己的人身享有所有权,除此以外任何人都没有这种权利。他从事的劳动和他的双手进行的工作是属于他自己的。”1852年,英国在专利法修改后设立了专利局;1883 年,英国颁布了《专利、设计和商标法案》,使其专利法律制度趋于成熟,并接近于现代模式。

——摘编自张南《英国工业革命对我国的启示》

材料二   1877年,李鸿章为招商局奏准,包揽沿江沿海承运各省官物的特权,进一步扩大了招商局运输货源。 开平矿务局在兴办时,李鸿章借北洋权势,批准“距唐山 10里内不准他人开采煤矿”;且规定“土窿采出之煤应尽商局(指开平矿务局)照时价收买,不准先令他商争售”。1882年,尽管上海织布局还在筹建期中,李鸿章便为它奏准专利的特权,即在 10年内不准华商“另行设局”。

——摘编自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

材料三   我国专利法颁布于1984年,在经过7年的实践之后,为进一步提高我国专利的保护水平,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的需要,尽快与国际接轨,于1992年对专利法进行了第一次修改。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WTO中的知识产权协议已正式签署并生效;中国加入 WTO指日可待,又在 1994 年 1月1日我国已正式成为专利合作条约成员国。 为了和上述国际条约相衔接,加强对专利权的保护,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000年8月25 日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 第二次修订的专利法已于2001年7月1日生效。

——摘编自王连峰《WTO中的知识产权协议与中国专利法的修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近代英国专利法逐步走向完善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企业“专利”特权的历史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专利法修改的历史作用。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