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7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14年夏,复杂的联盟体系将局部战争演变成为欧洲规祺乃至于全球战争。许多交战国为全面战争组织了全部的人力,动员了他们海外殖民地的全部资源,战争动员被逐步引向国家生活的大,部分领域,如政治、经济、外交、舆论、民众心理等,形成国家战时体制。1914年,飞机在侦察和舆论方面发挥作用,到1918年英国成立空军成为一个独立的新军种;1915年春,德国首先使用毒气,致使1.5万人中毒身亡,成为现代大规模化学战的开端;开始以潜艇大规模袭击商船,潜艇战成为一种新的作战祥式;1915年末,英国最先将坦克投入战斗。战后,一系列析军事理论应运而生。第一次是世界大战是国家联盟之间的无情对抗,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严重破坏了国民经济,降低了人们对已经建立的政治和文化传统的信任度,改变了欧洲政治版图,充当了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的背景,推动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据美日本利特(新全球史》整理


(1)依据材料,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之前战争相比所表现的重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全球战争的原因。
2016·四川泸州·二模
知识点:一战的背景一战的经过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一战”)爆发,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后,欧美资本主义积极向外扩张,向海外殖民、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输出过剩资本、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到20世纪初,世界最终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与此同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势力范围和争夺世界霸权,新老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上的竞争日益加剧。而在殖民地世界中,被压迫民族正在逐步觉醒。

——据吴于廑等《世界史·近代史编》整理

材料二   对于俄国革命爆发的原因,列宁曾精辟地指出:“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

材料三   一战历时4年多,30多个国家约15亿人口被卷入。战争使四大帝国解体,并重创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战后,出现了旨在维护和平的国际政治组织,但构建的国际关系格局埋下了滋生罪恶的种子。

关于一战的主要影响,大体有如下看法:①大战造成空前灾难,却成为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②大战使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推动被压迫民族的觉醒;③大战造成的破坏激发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但战争遗留问题的解决又带来新的危机。

——据(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整理


(1)阅读材料一,概述世界一体化的主要影响,并分析一战爆发前世界的主要矛盾。
(2)根据列宁关于“战争引发革命,革命制止战争”的论断,简述1917年俄国革命的主要史实。
(3)关于一战的影响,您更倾向于材料三中的哪一种看法?试结合史实加以论述。(只列看法,不加论述不得分)
两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都出现新变化,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对欧洲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这是在拿破仑战争后欧洲经历了一百年的大国均势和欧洲协调后的第一次大规模全面战争。关于战后签订的《凡尔赛条约》及由其确立的凡尔赛体系,有人评论道:“1919年的和平条约与1815年时的截然不同。《维也纳条约》曾组织起一个欧洲君主的社会,它承认同样的正统和平衡原则(即传统均势外交思维)。与之相反,《凡尔赛条约》建立了一个分成战胜国与战败国的欧洲。大国并不讨论一个各自都接受的共同秩序,而战胜国把某种欧洲秩序强加于战败国。”法国要防范德国再次威胁到其自身的安全;英国企图以德国来牵制法国。美国试图以民族自决权原则和一个全球性组织的方式来取代均势外交。

——摘编自宋新宁《探寻和平之路:欧洲一体化的历史渊源》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国际格局的真正转折点。新的国际格局的基石,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由反法西斯大同盟“三巨头”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确立的雅尔塔体系;其外在表现,则是美苏之间在战后逐渐形成的“冷战”态势。

——摘编自徐蓝《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一种宏观论述》

材料三   冷战结束后,以美、苏为首的两极对峙局势被打破,世界格局呈现了多维发展趋势。无论从国际经济、国际政治来看还是就国际军事、大国关系而言,未来世界在很长时间内将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多元世界,不管昔日的大国是否愿意接受这个现实,也不论发展中国家能否承受这个机缘,多极世界已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这同时把世界推向了和平的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

——摘编自陈晓翔《浅析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材料四   中国领导人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多次提出,国际形势发生了自冷战结束以来最为深刻复杂的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近年来针对21世纪的新特点、新趋势,高瞻远瞩地提出把合作共高理念体现到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对外合作的方方面面,多次提出要确立断的全球观,加强全球治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理念对人们认识人类文明的走向无疑是有重大启示意义的。

——摘编自李景治、林甦主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凡尔赛体系的特点。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国际格局的变化,并概括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冷战后国际格局发展的新趋势,并分析这一趋势对世界的影响。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1世纪以来中国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要表现。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业革命后,欧美资本主义积极向外扩张,向海外殖民、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输出过剩资本、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到20世纪初,世界最终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与此同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势力范围和争夺世界霸权,新老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上的竞争日益加剧。而在殖民地世界中,被压迫民族正在逐步觉醒。

——吴于廑等《世界史》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4年多,30多个国家约15亿人口被卷入。战争使四大帝国解体,并重创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战后,出现了旨在维护和平的国际政治组织,但构建的国际关系格局埋下了滋生罪恶的种子。

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影响,大体有如下看法:大战造成空前灾难,却成为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大战使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推动被压迫民族的觉醒;大战造成的破坏激发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但战争遗留问题的解决又带来新的危机。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述世界一体化的主要影响,并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世界的主要矛盾。
(2)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你更倾向于材料二中的哪一种看法?试结合史实加以论述。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