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6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表法国18--19世纪文化遗产保护大事记


——据杨炼《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法国文化遗产的保护之道》等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第五共和国成立后,法国将文化遗产保护列为国家五年计划的重要战略。为应对城市拓展、人口安置引发的社会问题,1962年的《马尔罗法令》明确文化遗产范围包括文物建筑周边环境。20世纪70年代,由于中央财政负担的加重,法国政府下放文化管理权,地方遗产基金会和协会成为遗产保护重要参与者。20世纪80年代以来,面对美国文化的扩张和经济竞争,法国设立了“文化遗产日”,组织大量的文化遗产活动。几百年来,尽管经历王朝频繁更替、战争侵扰以及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强烈冲击,法国的文化遗产仍然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据邵甬《法国建筑.城市.景观遗产保护与价值重现》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19世纪法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法国调整文化遗产保护的新变化并说明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法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意义。
20-21高二下·四川成都·期末
知识点:世界文化遗产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文化远产保护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方使”“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我国已经建立起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1985年和200年,中国分别加入《世界遗产公约》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6年通过《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强调“确保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2011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20197月,故宫博物院推出“故宫名画记”“全景故宫”“玩转故宫”"等7款数字产品,将文化遗产转化为数字资源,并围绕这些数字资源展开保护、研究和利用。

——摘编自宁吉喆《辉煌70年》等


(1)阅读材料一,概括新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特点。

材料二 近百年来的国际文化遗产宪章、宣言、决议等文件繁多,其中重要的遗产保护文件多由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制定。摘录于下表

时间文件保护对象与范围保护原则与方法
1931雅典宪章历史古迹历史古迹修复此项决议
1964保护文物建筑及历史地段的国际宪章古迹与遗址原真性原则:将古迹遗址真实地、完整地传下去
1975历史性小城镇决议历史性小城镇在修复和翻新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当地居民的权利、习俗和期望
1994奈良文件文化多样性与遗产多样性在遵循原真性原则的基础上,提出多样性原则
1999国际文化旅游宪章文化遗产与文化旅游提倡旅游业和遗产保护结合,旅游应突出自然和文化遗产的特征
2000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中国文物古迹提出文物古迹保护的十大准则
2003建筑遗产保护原则建筑遗产采用多(学科综合方法,尊重文化多样性与完整性原则
2005西安宣言周边环境保护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独特性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国际遗产保护的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以来,英国传统村落保护的历史首先得益于早期贵族和乡绅对乡村自然景观的营造和维护,以及某些中产阶级人士对生物多样性和乡村传统文化遗产的关注。他们认为,传统村落中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是重构国家认同和国民品格形塑的战略资产;传统村落与其周边的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之间长期演化形成的共生关系是传统村落延续的生命线。在传统村落保护中,英国政府依法设立负责决策咨询服务、资金赠予的国家乡村机构,授权国家信托和乡村保护协会等社会组织基于国家利益从事传统村落资产的收购、保护和开发工作,进而最大程度地调动了社会各阶层参与传统村落保护的积极性,有效地实现了传统村落保护的理念和远景。

——李建军《英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核心理念及其实现机制》

材料二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以梁漱溟等人为代表的一批学者,领导了一场由民间社会发起、力图由下而上推动中国变革,以实现国家现代化转型的乡村建设运动。梁漱溟的现代化方案从文化入手,意图以村学、乡学的方式将传统的农村组织起来。他以山东省邹平县为试点,对县政府进行了改造。把原政府的行政职能更多地被转移到乡学、村学这类新构建的民间组织中。在基层社会治理上,政府开始由传统的统治者转变为新的协管者。梁漱溟积极向农村引入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现代农村合作组织,发展农村信用金融机构,发展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发展乡村自卫制度等等。这些措施都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社会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展与百姓的安居乐业。但梁漱溟领导乡村建设运动最终失败了。

——向钊《现代化视角下对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的分析》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以来英国乡村保护运动的特点;分析英国开展乡村保护运动的意义。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与英国乡村保护运动的不同之处;分析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失败的原因。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