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75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最主要的时代潮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晚期,英国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亟需建立与远东的中国、印度和南洋的直接贸易关系。除了财政需求外,伊丽莎白政府发展海外贸易的这种诉求由两个现实决定。一个原因是外部的荷兰、葡萄牙等国垄断了通往东方的航路。另一个原因是国内重商主义观念盛行。1599年,以伦敦商人为主体的英国商人提出发展东印度公司的请求符合国家的政治诉求。1600年,英国政府颁布了为期15年的公司特许状,标志着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正式成立。

——摘编自王军《16—18世纪英国特许公司研究》

材料二   美孚石油公司是美国第一个托拉斯组织,是各公司效仿的对象,也是发展最完善的托拉斯;它不仅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行业垄断,而且经营范围已扩展到铁路、航运、铜业、钢铁、银行等;它在州政府、联邦政府、新闻出版、大学、宗教等领域都有势力;它是最具代表性的托拉斯公司,象征着企业的“效益和组织”。同时,美孚石油公司史实际上是一部公司的“非法行为史”,是这只“大手”如何攫取同行的“战利品”,“扼杀其未来发展”的历史。

——摘编自【美】艾达·塔贝尔《美孚石油公司史》

材料三   逆全球化的发生是必然的,也是短暂的。冷战结束以来,欧美国家的政府放任金融资本肆意扩张,不仅导致本国制造业大量外移,贫富分化加剧,阶级矛盾激化,更导致国内爆发严重的金融危机。在这样的严峻态势下,代表产业资本家和国家利益的少数政客们试图通过逆全球化手段实施和加快再工业化战略,推动资本向本国的实体经济回流,进而重新牢牢主导全球秩序。逆全球化与其说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逆转,不如说是西方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试图扭转不利形势而采取的掩人耳目的短期策略,紧随其后的将是新一轮的经济全球化,西方垄断资本将会再次在全球扩张。

——摘编自谢长安等《逆全球化还是新全球化?》


(1)根据材料一,简析英国政府“亟需建立与远东的中国、印度和南洋的直接贸易关系”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印度公司的性质。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孚石油公司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地看待它的“效益”。
(3)作者认为“逆全球化的发生是必然的,也是短暂的。”根据材料三分析其理由。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20-21高二下·浙江丽水·期末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主题一     世界市场的形成

材料一 地理大发现作为一个整体、作为一场统一的运动……是西欧封建社会内部某种扩张性体制形成的产物。作为整体的西欧是如何通过向世界扩张获取利益的呢?……(一方面)是殖民主义者对非西方国家和地区的抢劫、掠夺、奴役、剥削;(一方面)区别于古代殖民行动……把自己(西欧)转变成工业(手工业)生产中心……在不平等的关系上把西欧与世界各地结合起来,从而把世界各地的产品转化为自己的物质财富。……16世纪和17世纪初是西欧国家通过殖民征服和海外贸易,使自己向世界生产中心转化的过程。

——摘自王加丰《扩张体制与世界市场的开辟》

材料二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随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的先后完成,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产品不能只满足国内市场,资产阶级急需在世界范围内开拓更为广阔的商品市场和抢占更多的廉价原料产地,而蒸汽机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使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19世纪60~70年代,以电力的广泛使用为显著特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德国和美国发生。立体交通运输(飞机、汽车以及远洋轮船)使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地连接在一起;电报、电话等通信工具的出现,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商业信息的交流与传播。

——摘编自李南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

主题二     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

材料三   新航路的开辟,揭开了国际贸易向世界规模发展的序幕,商品流通、贸易往来、货币支付等活动,遍及五大洲。例如,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在此时兴起,由于菲律宾群岛当年较为落后和贫瘠,其主要贸易商品来源于周边的中国、日本、印度等地,其中又以中国商品为最多。中国所产的手工业产品价廉物美,不仅能够满足当地的日用消费需求,还可以运往美洲赚取高额利润,因此菲律宾便成为中国与拉美贸易的中转站。另外马尼拉为更多种类的贸易提供了便利,由于日本人被禁止进入中国境内,这里甚至成了“唯一一个允许中日两国人民在阳光下交换丝绸和白银的地方”。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世界市场于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得以最终确立,市场的扩大势必促进社会分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世界市场将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展到地球的各个角落,冲击着落后的社会经济结构,加速了资本主义因素的孕育和成长。

——摘编自孙明《概述近代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其经济意义》

材料四 下表为16世纪至17世纪欧洲商贸机构(部分)

时间国家机构名称
1531年荷兰安特卫普商品交易所、证券交易所
1580年意大利里亚尔布市场银行
1600年英国大不列颠东印度公司
1621年德国纽伦堡银行

材料五   1897年盛宣怀在中国创办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一方面获得了政府的支持。另外一方面又解决了以往“官督商办”企业所未能克服的“官扰”难题。但是,通商银行过于依赖政府,也依赖于外国,为此,张之洞称之为“不官不商,亦官亦商,不中不西,亦中亦西”的银行。张氏此语揭示了通商银行内部的官商关系和外部中西关系的复杂。

——摘自巩为为《盛宣怀与“官助商办”的中国通商银行》

材料六 “工业化”指的是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中心的经济向以工业和机器生产为特征的经济转化的过程。工业化也刺激了资本主义企业组织的不断发展。近代早期欧洲的企业家组成私人公司,希望从市场导向的商品以及贸易中获得利润。在工业化过程中,生产者以商人为导向组织大型企业。19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期间,英国和法国的立法为现代股份公司奠定了法律基础,股份公司迅速成为工业社会最普遍的企业组织形式。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全球文明史》

材料七   1870~1900年,世界贸易不仅数量上明显增长了,而且还发生了一些新变化。继英国之后,一些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迅速发展的基础上,普遍扩大了本国工业产品的出口……,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一批新工业国家的兴起,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格局。此外,这一时期,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呈现出均衡发展的趋势。从1870年至1913年,这两类商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前提下,世界各国和各地区在经济上更紧密的连接在一起了。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近代史》

✱基础测评✱
(1)材料一中“地理大发现”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一归纳西欧是如何开辟世界市场的?
(2)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列举和世界市场形成过程相关的重要历史事件。
(3)根据材料一、二,辩证解读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能力提升✱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兴起的原因,并说明世界市场形成的历史作用。
(5)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欧洲商业经营方式出现的新变化,并简析出现这些新变化的原因。
(6)根据材料五,概括近代中国新式商业经营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新式商业出现的原因。
(7)根据材料六,概括股份公司迅速成为工业社会最普遍的企业组织形式的原因。结合所学,例举19世纪70年代股份公司在中国落地生根的表现。
✱历史纵横✱
(8)根据材料七和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世界贸易发生的“新变化”。并结合以上材料概述世界市场和商业贸易之间的关系。
国际贸易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社会生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的航海和造船技术,到宋元出现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进步,中国海船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好的海船。当时的阿拉伯、波斯、印度商人从事远洋贸易时都愿意乘坐中国的海船。自此,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有了重大发展,到明初更是发展了到巅峰。……全球海路的开辟大大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除三角贸易外,还有十分重要的贸易现象——一个围绕中国形成的“丝银贸易”网络。

——摘编自《从航海技术发展角度审视中华民族兴衰的历史》

材料二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地中海沿岸的威尼斯、热那亚等意大利商业城市衰落了,代之而起的是里斯本、塞维尔、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和伦敦等城市,它们先后成为国际贸易的中心。……16世纪,在欧洲首先是在安特卫普产生了近代的商品和证券交易所,随后在西欧各国都迅速的发展起来。17世纪初,英国与荷兰的大商人集股组成海外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这些贸易公司由国家给予种种特权,在世界各地经营垄断贸易,对西欧资本原始积累发挥了重要作用。16至17世纪,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南亚、东南亚、东亚,建立殖民地和定居点,在东亚海域展开激烈的商业竞争,形成新的亚洲贸易中心。葡萄牙殖民者开辟了从印度经澳门至日本的三角贸易,西班牙殖民者开辟了从马尼拉至墨西哥的大帆船贸易航线。果阿、澳门、长崎、马尼拉等地成为国际贸易的枢纽。

——摘编自《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

材料三   据 WTO 统计,2012年以来,全球贸易量增长速度一直低于3%,2014年世界货物贸易量增长2.8%,2012-2014年三年平均增速仅为2.4%,为世界贸易有统计以来的最低水平(1975年和2009年除外),2015年下半年世界贸易增长2.8%,第四季度显著下滑,2016年世界贸易的增速仅为1.7%。……在世界经济处于下行或收缩阶段,各国政府会为了保护就业而保护本国市场以免受他国产品冲击,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绿色壁垒、技术壁垒、区域主义等新型贸易保护主义层出不穷。全球性的贸易自由化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将很难取得明显进展,贸易投资一体化、自由化等制度安排和规则将主要通过区域合作的形式实现,贸易区域化、集团化趋势将常态化,区域贸易发展成为国际贸易增长的主要驱动机制。不仅如此,国际贸易的结构也发生变化,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间的贸易由技术型、信息型贸易向服务型贸易转型,国际服务贸易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受重视,成为全球贸易新的增长点。

——摘编自李雅楠、王成新《经济全球化下世界贸易的新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宋元时期“航海和造船技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进步”,并回答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到巅峰”的标志。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丝银贸易”的发展对当时中国经济的推动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发生的新变化。结合所学指出近代中国在西方影响下出现的最早专营股票的证券机构名称。
(3)根据材料三,概括经济全球化下世界贸易的新特点。结合所学回答中国在融入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地位的变化。
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加深,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阅读材料:

材料一   通常认为,全球化经历了三个波次或四个阶段。从地理大发现开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第一波全球化浪潮,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是全球化空前曲折及调整时期,一战爆发和1930年代国际金本位制崩溃,全球化开始了第一次逆转过程;二战后是分裂及平行推进的第二波全球化时期;冷战结束后则是全球化深入、全球拓展的第三波,全球化时代的真正到来。总体上看,近500年以来,全球化尽管有重大挫折,但依然不断深化向前。

——储昭根《当前西方的反全球化浪潮:成因及未来走向》

材料二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出现了明显的逆全球化倾向……本轮逆全球化动向具有强烈的政治力量主导性。过去反对经济全球化的力量来自民间社会,政治力量则极力助推经济全球化,但如今这种局面似乎发生逆转。欧美国家利用国家权力限制本国资本、企业的自由流动,强行干预自由市场机制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国家经济管制极端化。

——吴志成、吴宇《逆全球化的演进及其应对》

材料三   当前全球化逆动是美国等西方大国对其推动的全球化主动收缩,是基于全球化进程中利益分配不满的反映,也是美国对自己推动的全球化规则体系开始改弦更张……特别是近年以来英国脱欧、特朗普退出TPP协定及奉行“美国优先”的策略等现象,引发国际社会高度警觉。

——摘编自陈伟光等《逆全球化暗流与中国应对》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全球化发展进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全球化开始第一次逆转”的背景和主要表现。
(2)据材料二,“本轮逆全球化倾向”出现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逆全球化的实质及其对全球化的不利影响。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