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8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美国总统的就职演说,是研究美国历史的重要资料。

材料一   在海上我们已深受其辱,但我们不希望以牙还牙,而且保持着另一种若即若离的意识,那就是注重与战争本身直接有关的问题以外的那些利益。……经过那些致命性的骚乱所造成的30个月的悲惨事件,我们已经成为世界公民。……我们国家的命运在于我们是否能保全这个国家。

——威尔逊总统连任就职演说(191735日)

材料二   今天,在这一战争年代,我们已经以可怕的代价取得了教训,我们将从这些教训中受益。我们已经知道,我们不能独立生活在和平之中,我们自身的福祉维系在其他遥远的国家的福祉之上。我们已经懂得,我们必须像人那样地生活,而不是像鸵鸟,或是圈着的狗那样地生活剖我们已经懂得了如何做世界的公民,如何做人类社会的成员。

——罗斯福总统第四任就职演说(1945120日)

材料三   我们的人民渴望并且决心为地球的和平……公正而持久的和平而努力。在追求这些目标的过程中,美国和其他有相同看法的国家发现:还有另一种制度有着与我们完全相反的目标,并有着一种迥然不同的观点。……我们正在逐渐而明确地编织起一个国际安全和日益繁荣的世界网。

——杜鲁门总统就职演说(1949120日)


(1)概述材料一中威尔逊关于美国国际政策的主要观点。结合自演说发表之日至1922年间的相关史实,分析美国的行为是否体现了“不希望以牙还牙"的观点。
(2)材料一与材料二中“世界公民”分别指什么?“可怕的代价”是指哪一事件?
(3)材料三中,杜鲁门关于国际政策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综合材料一至材料三,美国总统国际政策观点变化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20-21高一下·山西·期末
知识点:一战后的国际秩序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自1776年建国以来,美国不断地进行制度和政策的调整,国力蒸蒸日上,其对世界的影响也日益强化。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那时的“美利坚合众国”,甚至不是“1个”国家,而是13个“半国家”的联合体,即“邦联”。她是由这些各自独立的“半国家”通过契约联合起来的。……它当然也没有什么“全国政府”或“中央政府”,只有一个从根本就没有立法权的“大陆会议”演变而来的“邦联议会”,其实仍然不过是政治协商会议。这个议会是没有什么权威的,大体上是有事就坐在一起开会,开完各自回家。议会的决议,各邦想执行就执行,不想执行就不执行。
——摘自易中天《艰难的一跃》        
材料二   8年前,当这个共和国的生命似乎由命中注定的恐惧而停止时,我们已经证明这不是真的。我们曾处于恐惧之中——但是我们采取了行动。我们迅速、大胆、果断地采取了行动。后来的这若干年一直是生气勃勃的年代——是这个民主国家的人民获得丰收的年代。因为这些年给我们带来了更大的安全,而且我希望,也带来了更好的认识,即生活的理想是用物质以外的东西来衡量的。
——罗斯福总统第三任就职演说(1941年1月20日)
材料三 我们正处于一个令人痛苦的调整时期,来适应世界政治的深刻变化;我们不得不面对我们的历史和我们的新的需要这两者之间的紧张关系……我相信,我们国家的不安情绪的最深刻的原因,是这样一种人们还只是模糊地觉察到的认识:我们正变得像其他国家一样,需要承认我们的力量虽大,但还是有限度的。
——《基辛格回忆录》
材料四 苏联解体后,美国国务卿贝克就声称: “苏联的崩溃为美国提供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去推广它的利益和价值观念。”1999年,克林顿在阐述21世纪外交政策时更武断地说: “世界必须有一个领导,而且只能有一个领导,而美国是最具有领导这个世界能力的国家。”
(1)材料一反映了美国建国之初的不利状况,为改变这种状况,美国是如何进行制度调整的?如何评价这种制度调整?
(2)材料二中的“我们曾处于恐惧之中——但是我们采取了行动”分别指哪两件大事?这次行动在经济领域产生的最深远影响是什么?
(3)同是政策调整,材料三与材料二在实施领域上有何不同?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美国)推广它的利益和价值观念”的实质。
两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体系。

材料一   (美国总统威尔逊宣称)总统再也不能像我国如此之长的历史中那样仅仅是个国内人物了。我国的力量和资源已上升到头等地位,从今以后,我们的总统必须永远是世界列强的领袖……我们要把他看作是每时每刻都在担任海军总司令的人物,他可以命令我们到世界任何地方去。

——布鲁斯特·丹尼《从整体考察美国对外政策》

材料二   建立一个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参加的联盟(国联),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一起合作来维持和平,这是威尔逊总统梦寐以求的事……(然而)联盟,从来就没有取得它的创始人所期望达到的出色成就……在所有重大危机中,人们不是不听联盟的话,就是根本不理睬它。

——伯恩斯·拉尔夫《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英、法、日等国追求的主要目标都已达到。但对美国来说,尽管“十四点(原则)”中的某些内容在条约中得到了体现,但……,因此,美国参议院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也反对白宫加入国际联盟的计划。1921825日,美国与德国单独签订了和约。

——吴于魔、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四   雅尔塔体系要保卫的并不仅仅是“一战后出现的两种社会制度,两种意识形态和对立的两大军事集团分庭抗礼的国际关系格局”。即两极格局;相反,雅尔塔体系要保卫的是整个战后的世界和平、安全与发展。在这一点上,雅尔塔体系基本完成了任务。一战后至今,尽管小冲突和地区性的战争不断,但却没有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徐蓝《试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小题1】请根据所学,在以下表格中分别将这些条约或国际会议,以及由它们所确立的国际格局填写完整。
时间条约或国际会议国际组织国际格局
1919—1922《①条约》和《九国公约》等条约国联②体系
1945③德黑兰、雅尔塔及④等会议联合国雅尔塔体系

【小题2】“国际联盟”的成立有着冠冕堂皇的理由——维护世界和平,但它最终成为了历史的笑柄,未能阻止二战的爆发。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美国总统威尔逊在一战结束时提出“十四点原则”并倡导建立“国际联盟”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列举导致国联失败的原因。
【小题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回答雅尔塔体系能够“基本完成任务”的含义并分析原因。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