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6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到1957 年底,我国有595个大中型工程建成投产。与此同时,在整个国民收入中,国营经济、合作经济和公私合营经济所占比重达到92. 9%;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户已占全国农户总数的98%;参加手工业合作组织的手工业者已占全国手工业者总数的90%左右;私营工业的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不到千分之一。

——摘编自郭德宏《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等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数据统计(部分)


——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1)根据材料一,概括50年代中期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就,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经济建设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任意-一个阶段的经济发展趋势,并结合史实说明原因。
20-21高一下·四川乐山·期末
知识点:伟大的建设成就(1949-1976)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并下列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5年苏联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到战前水平,但钢铁、电力生产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需要;到1928年工业产值还不到美国的八分之一,为此苏联从1928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至1932年底,苏联建成了1500多个现代化大型工业企业,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占的比重,由1928年的48%上涨为70.7%;有10万美国技术工人和工程师申请移居苏联,美国供应苏联飞机或飞机附件,并给予技术援助;参加集体农庄的农户,占全国总农户数的93%,基本上解决了多年来困扰苏维埃政权的商品粮供应问题;职工的全年平均工资比1928年增长68%,超额完成18%,但是农民的收入总体处于停滞水平。一五计划的完成,使苏联初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物质基础。

——摘编自《前苏联计划经济》

材料二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三年的努力,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但是我国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为此我国从1953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56底,三大改造完成,使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绝对优势;到1957年底,苏联帮助中国建设的156个建设项目,有135个已施工建设,有68个已全部建成和部分建成投入生产,工业总产值超过原计划21%,比1952年增长128.5%;农业总产值完成原计划101%,比1952年增长25%;全国铁路通车里程达到29862公里,比1952年增加22%;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达到637元,比1952年增长42.8%,农民的收入比1952年增加近30%。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摘编自《陈云文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和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和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不同之处并说明其原因。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