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2 组卷5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邓颖超(1904~1992年),大革命时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探索如何才能使妇女的解放和民族与阶级的解放结合起来的道路;同时创办妇女补习学校。大革命失败后,邓颖超在上海坚持党的秘密工作,在严酷的白色恐怖和错综复杂的党内斗争的险恶环境中,以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与敌特展开了隐蔽战线上的智慧之战。抗日战争中,邓颖超先后在武汉、重庆从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和党的地下工作。她为坚持团结抗战,反对投降分裂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解放战争时期,邓颖超在深入进行农村土地改革运动中,摸索解放中国妇女问题的好办法,确立了农村妇女工作的方针。新中国成立后,邓颖超参与制定新中国第一部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加强对妇女的宣传教育,培养妇女干部。此外,她还为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做了许多工作。

——摘编自刘春秀《论邓颖超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历史贡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邓颖超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颖超的高贵品质。
2021·安徽合肥·模拟预测
知识点:其他人物妇女解放与女权运动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同志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振兴、中国人民解放和幸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毛泽东思想以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它培养的大批骨干,不仅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摘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理论结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

思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历史地位
毛泽东思想中共七大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理论中共十五大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指导
“三个代表”中共十六大成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科学发展观中共十七大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共十九大

——摘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同志对中国历史作出的伟大贡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共同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梦想,从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各个阶级包括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进行了一系列的艰苦探索和抗争,虽然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但是中华民族勇于探索的追梦精神是中华儿女的宝贵精神财富。

——摘编自刘文《近现代中国各阶级追逐中国梦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   事实说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要解决中国发展进步问题,必须找到能够指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先进理论,必须找到能够领导中国社会变革的先进社会力量。1921年……中国革命有了正确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发展前景。

——摘编自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28年的曲折奋斗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四个错综复杂的历史时期;经历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和瞿秋白、李立三、王明等三次“左”倾错误,在挫折中,克服了“左”“右”两种错误倾向,并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和新理论;通过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在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旗帜下,前赴后继,百折不挠,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

——摘编自沈旭《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三例中国近代以来各阶级追逐中国梦的实践活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能够领导中国革命的“先进理论”和“先进社会力量”,并分析中国命运有了光明发展前景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近代中国共产党在追逐中国梦中的成功事例。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近代中国社会追逐中国梦的认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79年中共中央决定启动有关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的起草工作。起草工作是在中央政治局、中央书记处领导下,由邓小平主持进行的。1980年,邓小平对决议案的起草问题,提出了三条指导思想:第一,确立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这是最核心的一条。第二,对建国以来历史上的大事,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要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第三,要通过这个决议对过去的事情做个基本的总结。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审议并一致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摘自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下册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自一九二一年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已经走过一百年光辉历程,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是在建党百年历史条件下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1)根据材料一分析《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起草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决议通过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历史意义。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