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8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工业革命本身是一系列革命性变革的结果。首先是农业革命。它开始于15世纪末圈地运动的发生,结束于19世纪中叶集约化农业的建立,为工场手工业成长准备了工业原料和劳动者。其次是商业革命,从17世纪中叶开始,通过一系列航海条例和商业战争,排挤了商业强国荷兰和法国,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和贸易体系。贸易加速了国外市场扩大,加速工场化生产规模,催生技术革新。17-18世纪的100年间,通过奴隶贸易,英国资本积累获得重要发展……英国纺织业是现代工业敲开农业社会坚冰的第一个产业……它在资本积累、企业集中、产业分工、技术进步、批量生产、产品市场化、劳资关系等诸多方面,为工业革命做出了间接贡献。

——摘编自马克壵《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比之欧西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之后实现的产业革命,洋务运动象是在缺乏产业革命条件的情况下出现的产业革命迹象。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洋务运动包罗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和置于科技、文化、教育方面的诸种近代设施。正是这几个方面的内容以及与之相关的观念变化,构成了近代化的一小步。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英国工业革命本身是一系列革命性变革的结果”。
(2)比较材料一、二,指出近代中国工业化起步与西方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影响。
20-21高一下·云南玉溪·期中
知识点: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洋务运动失败和评价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宗教改革中,清教伦理中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结合,构成了近代科学的精神气质;英国政府不断出台的科技政策促进英国科研活动和成果走在世界前列,这一切无疑推动了蒸汽机的发明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生。十九世纪后半期和二十世纪初,资本主义工业化已经发展到了以重工业为重点的新阶段。真正的工业化浪潮从以前西欧个别国家扩大至北美、东欧和日本,除了原有的工业和交通运输部门获得重大技术改造与发展之外,还涌现了一批新的工业部门;工业地区在不断地向纵深地区扩展,机械化生产也日益推广。如果说,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社会后果是确立了工厂制,那么,十九世纪后半期和二十世纪初工业发展的主要社会后果,则是确立了垄断制。

——摘编自周友光《“第二次工业革命”浅论》等

材料二比之欧西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之后实现的产业革命,洋务运动象是在缺乏产业革命条件的情况下出现的产业革命迹象。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中国社会从中世纪到近代的最初一小步实始于这种支离斑驳之中,洋务运动包罗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和置于科技、文化、教育方面的诸种近代设施。正是这几个方面的内容以及与之相关的观念变化,构成了近代化的一小步。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蒸汽机发明的有利因素。比较两次工业革命,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2)比较材料一、二,指出近代中国工业化起步与西方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九世纪后半期和二十世纪初,资本主义工业化已经发展到了以重工业为重点的新阶段。真正的工业化浪潮从以前西欧个别国家扩大至北美、东欧和日本,除了原有的工业和交通运输部门获得重大技术改造与发展之外,还涌现了一批新的工业部门;工业地区在不断地向纵深地区扩展,机械化生产也日益推广。如果说,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社会后果是确立了工厂制,那么,十九世纪后半期和二十世纪初工业发展的主要社会后果,则是确立了垄断制。

——摘编自周友光《“第二次工业革命”浅论》等

材料二   比之欧西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之后实现的产业革命,洋务运动象是在缺乏产业革命条件的情况下出现的产业革命迹象。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中国社会从中世纪到近代的最初一小步实始于这种支离斑驳之中,洋务运动包罗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和置于科技、文化、教育方面的诸种近代设施。正是这几个方面的内容以及与之相关的观念变化,构成了近代化的一小步。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两次工业革命,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2)比较材料一、二,指出近代中国工业化起步与西方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工业革命本身是一系列革命性变革的结果。

首先是农业革命。它开始于15世纪末圈地运动的发生,结束于19世纪中叶集约化农业的建立。小麦产量在150年间提高了77%,1697-1765年间平均每年出口谷物50万夸特,一时间英国被誉为“欧洲粮仓”,为工场手工业成长准备了工业原料和劳动者。

其次是商业革命。从17世纪中叶开始,通过一系列航海条例和商业战争,排挤了商业强国荷兰和法国,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和贸易体系。18世纪70年代初,英国出口到“新市场”的产品,比世纪初增加了近8倍。贸易加速了国外市场扩大,加速工场化生产规模,催生技术革新。17-18世纪的100年间,通过奴隶贸易,英国资本积累获得重要发展。

第三是人口增长。英国人口在16世纪增长较快,19世纪达到高峰。这对工业革命有重要作用。

第四是手工业发展。英国纺织业是现代工业敲开农业社会坚冰的第一个产业,它把整个民族的注意力从农业转移到了非农产业上……它在资本积累、企业集中、产业分工、技术进步、批量生产、产品市场化、劳资关系等诸多方面,为工业革命做出了间接贡献。

——摘编自马克壵《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材料三 人们很容易学会使用“批量生产”这个术语,却很难领悟到“批量生产”代表着制造业革命的开始。“底特律自动化”是直接来源于美国的亨利·福特T型汽车这一工业革命成果。采用这种作业法生产的部件具有如此之高的精密度,使所有零部件互换成为可能,为进一步大批量商品生产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材料二、三均摘编自查尔斯·辛格、E·J霍姆亚德、A·R霍尔《技术史》


(1)马克壵认为“英国工业革命本身是一系列革命性变革的结果”,依据材料一简要说明。
(2)依据材料二指出开启“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的成就分别是什么?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科技革命使交通工具出现了哪些新成果?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批量生产”带来的主要影响。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