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3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认为同外国关系仅是“理藩而已,无所谓外交也”。鸦片战争后,由两广总督专办与欧美国家的交涉,特加钦差大臣衔,称“五口通商大臣”。

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后,各国在华设使馆、驻使节。他们不愿以“蛮夷”身份同带有封建衙门习气的清政府外交机构“理藩院”打交道,同时认为地方总督无权处理涉外事务,多次要求建立专门机构。

随着对外交涉事务的增多,1861年1月,恭亲王奕䜣等奏请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接管

以往礼部和理藩院执掌的对外事务。18623月,总理衙门成立,由王公或军机大臣兼领,并仿军机处体例,设大臣、章京两级官职。总理衙门最初主管外交及通商、关税,后来连筑路、开矿、制造枪炮等事务也归其管理,总揽全部洋务事宜。1901年,总理衙门改为外交部。

——摘编自何新华《中国外交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的影响。
2021·新疆·模拟预测
知识点:对外交往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南京条约》的签订,使经常办理对外交涉的者英意识到,对英法等国,断不能"绳之藩属之礼",主张"与其争虚名而无实效,不若略小节而就大谋。"道光帝采纳了他的"权宜之计",设置“五口通商大臣”负责办理各国通商事务。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恭亲王奕䜣深感清廷“夷务”处理混乱不堪,萌生设一机构统筹外交全局的想法,并为咸丰帝接受。18611月,"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设立,专门办理对西方各国的交涉及各项详务。但总理衙门地位不明、职责不专、遇事拖延的工作状态和衙门作风,备受各国公使批评。八国联军之役后,列强在《辛丑条约》中对“革改更新”总理衙门提出强烈要求。19017月,清政府诏令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并由原来的临时衙门改为常设机构,这就为外交机构的正规化建制提供了前提。

19123月,北京政府将外务部改称外交部,并"把驻外使馆和领事馆改为专业机构,从事外交的人员为职业外交官。"1927年,国民政府外交部的成立,完成了中国外交近代化的形式需求。

——摘编自王承东《中国外交体制的建立与近代化转型》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外交体制演变的特点。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外交体制演变的影响。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