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3 组卷167
以史鉴今,砥砺前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791月,邓小平访问美国时与卡特签订《中美政府间科学技术合作协定》,该科技协定的签署以及随之建立的中美科技合作联合委员会,标志着中美跨入真正意义上的科技合作阶段。对于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和美国而言,科技合作关系的建立不仅仅是单纯的科技交流需求。

——摘编自陈强,刘园珍《中美科技合作历程回顾、动机比较与分歧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70年代中美科技合作的时代背景。

材料二   1979年,中国向英国派出了1330名学生和访问学者,到1983年猛增至19000名。在美方的技术支援下,中国在该时期建设了一批重要的基础科研设施,其中,最著名的就是1988年建成的北京正负离子对撞机。随游美国对中国技术转让规则的放松,美国公司开始向中国进行直接投资和技术转让。大量美国高新技术企业进入中国,例如IBM在1989年成立中国分支机构,在华设立了15个联合实验室、25个技术中心等

——摘编自陈强,刘园珍《中美科技合作历程回顾、动机比较与分歧分析》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一时期中美科技合作的内容并归纳其特点。

材料三   进入21世纪,中国的国际科技合作开始进入“以我为主,平等互利”阶段。中美科技合作也进入到一个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在2005年第26次中美合作会议上,美方宣布参与合作中方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并负责了一半探测器设备的建设。中美科研机构在纳米、核安全、防灾减灾、生物多样性等领域,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给双方都带来了益处。

——摘编自石磊等《中美科技创新合作历程与展望》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美科技合作的认识。
2021·福建三明·三模
知识点: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3年,国家开始实行“一五”计划,以苏联帮助中国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在东北建成鞍钢等重工业企业,在上海重点发展机器制造业和轻工业,西北和西南地区成为国防工业建设要地。中国许多尖端科技项目,如原子能的和平利用、喷气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等开始起步。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等

材料二   中美科技合作的三个阶段简况

时间阶段特征特点总结
1972至1989年起步与发展美方主导,以对华科技支援和代培人才为主的不对称合作关系。
1989至1999年波折学术界与企业界联系愈加紧密,中方力量大为改观,成为平等的合作者。
2000至2015年深入发展中方无论在学术、产业、人才还是资金层面,都具有了足够的实力,在两国科技合作中形成“以我为主,平等互利”的新导向。

——摘编整理自陈强,刘园珍《中美科技合作历程回顾、动机比较与分歧分析》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确定了巩固国家安全和国防事业的科技战略,并坚持高度集中、全面规划的举国体制。1958年中苏关系破裂使得中国科技战略转向“自力更生”的导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2018年以来以贸易战为代表的大国对抗态势愈演愈烈,表明科技自立自强是实现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要改变只有用行政资源配置办大事的理念,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摘编自曹原、田中修等《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体制演变的历程与启示》


(1)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50年代我国尖端科技项目开始起步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60—70年代我国在科技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中美科技合作的主要因素。
(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科技战略所经历的变化。指出新时代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反映出我国经济体制实现了怎样的变革。

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透出新时代中国经济新信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经过国家资本主义,完成由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改造……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不但要根据需要和可能,而且要出于资本家自愿,因为这是合作的事业,既是合作就不能强迫。……至于完成整个过渡时期,即包括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则不是三五年所能办到的。而需要几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在这个问题上,既要反对遥遥无期的思想,又要反对急躁冒进的思想。

——摘编自毛泽东《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必经之路》(1953年9月)

材料二(现代)中国经济转型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起点是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修补与完善。虽然市场调节的重要性得到肯定,但这时市场的引入仅仅是作为计划经济体制的补充而已。1985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改革模式,标志着中国经济转型的推进和目标的转换。之后,中国启动了大规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92年中共十四大正式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改革方向和目标。中国经济改革转入到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2003年中国明确宣布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经济转型初步完成。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改革从经济领域逐步扩展到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领域。

——摘编自翟商《论中国经济转型的阶段性与目标转换》

材料三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了党的十九大。习近平在会议政治报告中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归纳毛泽东变革生产关系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变革生产关系主张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转型经历的主要阶段,并归纳中国经济转型的主要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习近平判断中国主要矛盾变化的依据。

【选做题】本题包括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小题评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战后,随着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日本高度重视海洋科技创新,于1968年发布《日本海洋科学技术》,制定了促进日本先进工业技术在海洋领域拓展应用的相关措施。随后,日本又出台了《海域开发基本构想及推进海洋开发方针政策的长期展望》,提出了以海洋技术为先导,着重开发包括海洋卫星设计制造和深海资源开发技术等海洋高新技术,以促进日本的海洋科技创新和提高国际竞争力。为了弥补自身资源、技术的不足,日本政府与美国、法国等世界大国的海洋科研机构在海洋高科技领域进行大量的交流合作,参与联合国的海洋科学调查项目,获取最先进的数据,为本国的海洋科技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摘编自王树文、王琪《美日英海洋科技政策发展过程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材料二   进入21世纪,美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海洋科技发展战略规划,特别是2007年发布的《规划美国今后十年海洋科学事业:海洋研究优先计划和实施战略》,对此后美国海洋科学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该规划充分吸收了美国社会各界对海洋科学事业发展的意见和共识,从保持美国海洋科技国际领先地位的战略高度出发,以人类与海洋相互作用为视角,从当前大量海洋科技问题中筛选今后10多年亟待解决的重大科技问题。跨学科和学科交叉研究受到海洋科技界的推崇。美国海洋科技主管机构认为,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有利于技术转让和科学进步。跨学科的海洋综合研究可以实现海洋科学数据共享,以建立广泛的联合和协作,推动海洋科学的创新。海洋基础研究的价值和作用更受重视,基础研究的突破对所有重点研究创新成果的应用起着决定作用。美国海洋科学研究为美国海洋事业的发展与强盛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摘编自石莉《美国海洋科技发展趋势及对我们的启示》(2008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日本海洋科技快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1世纪美国海洋科技发展的主要特点,并综合材料分析日、美海洋科技发展给我国的启示。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