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4 引用1 组卷75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十世纪初,是一个躁动与不安的年代。自从以机器与大都市为代表的工业文明出现以来,各殖民大国及某利益集团,就开始了一场世界范围内的新的角逐,最后由一个看似偶然的恐怖事件导致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

——丘吉尔《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材料二 一战历时四年,31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占当时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三。双方动员兵力达889个师共计7351万人。大战死亡人数达到900万人,受伤2000多万人,另有350万人成为终身残疾。所有参战国的战争费用达3000多亿美元。因战争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是无法计算,一战使德国耗费了1500亿马克的财富,近200万德国人葬身战场,连同被俘虏受伤的共达750万人,约占德国人口的六分之一,损失惨重。1918年德国民用工业生产下降57%,农业收成减少50%,经济濒临崩溃。


1.“偶然的恐怖事件”是什么?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分析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和大战产生的重大结果。
3.江泽民总书记曾在日内瓦裁军会议上指出,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我们要牢记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而坚持奋斗。谈谈一战带给我们的教训和启示。
11-12高二下·浙江台州·期中
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族的觉醒还表现在开始了有意识地向西方学习的过程。1896年,因为甲午战败的刺激,第一批13人的留学生去了日本。1905年日本战胜了俄国,大出中国知识分子的意外,这一年涌到日本的中国留学生一下子达到8000到10000人。这些年轻的留学生放下了看不起日本的身段去看看日本是怎样自强的,日本是怎样学习西方的,中国可以从中学到些什么?

——摘编自张海鹏《甲午战争的历史影响》

材料二   在1945年战争结束时,230万日本的海外派遣军中有120万被钉在了中国。在中国的战事耗费了日本战争总开支的35%—即340亿美元中的120亿——另外还有396040名日本人战死,更多数量的日军受伤。在中国一方,中国动员了1400万人,总伤亡达3211419人——包括1319958人阵亡,1761355人受伤,130126人失踪——而且还招致了14640亿元法币的可怕战争债务。平民的伤亡和财产损失更是难以计算。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的奋斗》

材料三   二战结束后,日本政府长期执行追随美国、敌视中国的政策。50年代以来,随着中日两国民间贸易和人员往来的增多,日本各界人士要求恢复中日邦交的呼声越来越高……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对日本产生极大的震动。日本把美国的这种举动视为“越顶外交”……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摘编自王圣心《当代国际关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出现留日热潮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侵华的史实,并分析这些事件对中日双方造成的共同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背景。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