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5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章太炎出身于医学世家,自幼对医学感兴趣。甲午战争惨败后,章太炎在医国医民问题上,决定选择先医国病。

章太炎先后参加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1913年,参加讨袁活动;1917年他又随孙中山先生参加护法革命。近二十年的革命、流亡、坐牢、失败,使章太炎健康日衰。1920年,他两次患病,几经反复后终于治愈。从此勤研医学,从医国转重医人。他广泛涉猎了当时传入中国的各种西方近代自然科学书籍,兼容中西之說,融今贯通,先后著成《论肺炎治法》《霍乱论治》等,有力地影响了中国医学界。章太炎精通国学,希望借国学以强国。

他以国学中的人物事迹激励国人,并不是要人尊信孔教,只是要人爱惜我们汉种的历史

——据赵永金《章太炎先生自定年谱》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章太炎一生的两次重要转折及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章太炎的主要贡献。
2021·安徽蚌埠·模拟预测
知识点:其他人物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有为利用经学、创立孔教是维新变?法策略上十分有效的一环,取道孔救是方便法门。“必须从传统的封建学说中去寻找武器”,“用传统来反传统";“只有利用孔子的成信,只能打着孔子的旗号,才能发出改革时政的呼声“。

——-《维新变法中康有为的创教努力及其影响》

材料二   1896年梁启超曾说:“今夫五洲万国之名,太阳、地球之位,西人五尺童子皆能知之”,而中国即使“近今之通人”也知之甚少,其中原因是“书之备与不备也”。他说:“今以西人声光、化电、农矿、工商诸学,与吾中国考据、词章、帖括、家言相较,其所知之简与繁,相去几何矣。”而“西国一切条教号令,备哉灿烂,实为致治之本,富强之由。今之译出者,何客寥也?彼中艺术,日出日新,愈变愈上,新者一出,旧者尽废。今之各书译成,率在二十年前,彼人视之,已为陈盲矣”。因此,他认为:“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学者欲自立,以多读西书为功。”

——据《饮冰室合集》

材料三   戊戌变法失败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纷纷东渡日本,重新探索救国真理。1901年,邹容离开重庆前往日本。到日本后,邹容一面勤奋地学习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理论和历史,如<民约论》、<法国革命史》等书;一面积极投身于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斗争。在日本期间,他还写成<革命军》一书初稿,回国后以“革命军中马前卒"署名出版。章太炎为之作序,称许{革命军)为“义师先声”。

——摘编自周勇主编(重庆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维新派如何看待传统僪学思想?
(2)根据材料二,概括梁启超对引进西学的认识。简析梁启超引进西学主张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概括邹容在日本为中国的教亡运动所做的努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邹容等留学生所传播的革命思想在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韩非(前280—前233)是法家代表人物。他把历史发展明确划分为上古、中古、近古三个时期,并且认为一个时代比一个时代进步。韩非子认为“世异则事异”,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点。他还认为“事异则备变”,居今之世而重复过去的办法是愚蠢可笑的。韩非子的这种观点,对秦汉以后的历史进化思想有很大影响。

材料二   章太炎(18691936)是中国资产阶级新史学中别具一格的史学家。他很早就重视史学在政治斗争中的作用。1902年后,他深感对中国历史重新研究的必要,提出了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而编写《中国通史》的系统主张。1906年,在《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中,他更明确提出了“用宗教发起信心,增进国民的道德”“用国粹激动种性,增进爱国的热肠”的主张。这里所谓的“提倡国粹”,“不是要人尊信孔教,只要人爱惜我们汉种的历史”。他强调,民族主义“如稼穑然”,依存于“史籍”,能起灌溉作用。如“不读史书,则无从爱其国家”。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宋衍申主编《中国史学史纲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韩非子的历史观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章太炎的史学观点。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史学研究的认识。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张謇(1853—1926)字季直,号啬庵,汉族,江苏南通人。清光绪甲午状元。

甲午战争后,张謇极力宣扬实业救国,人称“状元实业家”。他以家乡为基地,以创办大生纱厂为起点,先后创办了20—个企业,领域涉及轮船、纺织、垦牧、港贸、交通、电力、冶炼等;并首次建立棉纺织原料供应基地,进行棉花改良和推广种植工作,在南通建立起以纺织为中心的“大生地方经济体系”。在他的主导下,南通被打造成“中国近代第一城”。张謇还致力于教育事业,一生创办370—所学校,涵盖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其南通纺织专业学校,首开中国纺织高等教育之先河。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1905年立宪运动兴起,张謇积极参与,先后发动和领导了三次全国性立宪请愿运动求早开国会,成立责任内阁,均遭清廷拒绝和镇压。武昌起义爆发后,他对清廷彻底失望,最终决定“不要再去捧持落日”,改而“扶起朝阳”,转而归附革命,拥护共和,参加孙中山为首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担任实业总长。当时南北两政权对峙,国家面临分裂瓦解危险。张謇利用早年同袁世凯的师生关系和革命党人的有关承诺,极力劝导袁世凯顺应共和潮流、以国家统一大业为重,促使袁态度发生重大改变。此外,张謇还亲自起草了清帝退位诏书,利用临时政府有关清室优待条件,从而保证了新旧政权的和平交接,最终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谢俊美《再论张謇与辛亥革命》


(1)根据材料,概括张謇社会活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特点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张謇。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