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10

材料忽必烈为王子时,招集天下英俊,访问治道一时贤士大夫云合辐辏,争进所闻。忽必烈即位后,许多汉族的文人学士纷纷进言,劝他附会汉法。由于蒙古统治者倒行逆施,激起了中原人民的强烈反抗,忽必烈不得不对蒙古贵族现行的统治政策进行权衡和总结。因此,他以变通思想为改革的指导思想,以汉法为改革目标、对蒙古国家的旧俗进行了一场祖述变通改革,去掉蒙古贵族强加给中原地区的落后的游牧社会的旧风俗,继续采用中原历代王朝实行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制度。

——摘编自顾奎相《简述忽必烈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忽必烈“祖述变通”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忽必烈“祖述变通”改革的意义。
20-21高三下·河南洛阳·阶段练习
知识点:其他人物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忽必烈以前,蒙古国一直采取草原本位的统治政策,汉地管理混乱。与其诸位前任相比,忽必烈受到过更多的汉文化熏陶,并且是以汉地的经济、军事力量为后盾争夺汗位,因此即位后将统治重心放在了汉地。在由翰林学士承旨、原金朝状元王鹗起草的即位诏书中,忽必烈指出了前代大汗的政治路线“武功迭兴,文治多缺”的弱点,进而提出“宜新弘远之规”“祖述变通”的立国方针。这是蒙古大汗第一次专门向汉地颁发用文词典雅的汉文文言写成的即位诏。它足以向中原百姓表明:新即位的忽必烈不仅仅是蒙古的大汗,同时也是中国一个新王朝的皇帝。中原士大夫经历过长期异族统治,民族意识并不很强,又饱尝战乱之苦,渴望安定。在他们看来,“今日能用士,而能行中国之道,则中国之主也”。忽必烈正是他们要求的新主人。

材料二   蒙古国家统治重心转变的主要标志是“汉法”的推行,即有计划地吸收、采用前代中原王朝的一系列典章制度和统治经验。用当时人的话说,就是“帝中国当行中国事”。忽必烈在位初期推行的“汉法”主要包括:建立年号、国号及有关礼仪制度;建立中央集权王朝官僚机构;定都汉地;实行重农政策;尊崇儒学。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忽必烈改汉制、用“汉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忽必烈改汉制、用“汉法”的作用。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