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14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薛凤旋《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材料二   一五计划时期,辽宁拥有国家重点建设工程24项,省市重点项目730个,总投资达46.41亿元,占全国同期工业建设投资的18.5%.辽宁冶金业、国防工业、机械工业、石油化工业、电子工业等行业均在全国处于优势地位。省内各地根据不同的资源条件和交通条件,充分发挥本地区的优势,形成了三个有机联系的经济区。此外,辽宁多年来形成了一支庞大的产业工人大军,这也是辽宁工业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优势。同时,辽宁还拥有中央科研单位、地方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企业科研单位、军事科研单位等五路大军,科技实力雄厚。地处沿海,背靠内陆的区位优势,加上省内发达的交通网还使得辽宁拥有了广阔的国内外市场。

——摘编自梁启东《辽宁老工业基地是怎样形成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我国工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辽宁地区发展工业的优势。
2021·辽宁沈阳·二模
知识点: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一五计划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秦汉时期,辽宁的抚顺鞍山等地就开始出现采煤和冶铁业。辽金元时期,冶铁、纺织、陶业及盐业也日渐兴盛,并出现了采金业。到了明末清初,纺织、食品加工等手工作坊在一些地区出现,此后又不断发展,铁匠炉、木匠铺、皮庄、成衣制作、铜器加工、金银首饰等加工业也普遍建立。其中,辽东地区的蚕丝业和本溪湖的炼铁业在辽宁的影响很大。

——摘编自高峰等(历史,永远铭记创业的辉煌一一五时期辽宁重点工程建设始末》

材料二  从1949年到1952年,国家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对辽宁工业共投资99948万元,其中对重工业投资8.7亿元,占全部工业投资的86.93%1952年,辽宁工业总产值从1949年的11.9亿元上升到1952年的45.25亿元,钢铁、煤炭、机械、电力等重工业基本恢复,并进入了工业基地的初创时期。195311日,我国开始执行国家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辽宁作为一五时期全国的重点建设地区,开始了以原材料和重型机械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基地建设。被称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基之战156个重点工业项目,被安排在辽宁的有24项,辽宁成为新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经过一五时期的努力发展生产,辽宁重工业基地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形成了以钢铁、有色金属、煤炭、电力、机械、石化等行业为主体的重工业体系。

——摘编自方帆《建国初期辽宁工业基地的建设》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辽宁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辽宁工业经济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96年,清廷在东北正式实行招商开矿政策,在金州、海城、宽甸、盖平等地出现商办矿业数十处。18987月,清廷任命贵泽办理奉天省(今辽宁省)矿务,开展矿产调查,设立矿务分局多处,发布告示,鼓励商人办矿。20世纪初,奉天省开始出现规模较大的商办矿业。

1909年,奉天省已有商办金矿9处,铅矿1处,石棉矿1处,铁矿2处,铜矿1处,煤矿59处。此外,俄、日等国也在东北地区投资建立了一批矿业公司,在本溪、抚顺、扎赉诺尔等重要矿区掠采矿产。

——摘编自衣保中、林莎《论近代东北地区的工业化进程》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初,中央在辽宁省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1950年,苏联援建的50个重点项目中有1/3建在辽宁。1952年,中央对辽宁基建投资7.8亿元,约占全东北基建投资的70%,占全国基本建设投资的16.3%,投资额和比重均大大超出其他地区。……"一五"期间,国家对鞍钢的改扩建共投资15.5亿元,占同期钢铁工业实际完成基建投资总额的52%。5年内鞍钢新增炼铁能力127万吨、炼钢能力184万吨、轧钢能力131万吨,分别占同期全国钢铁工业新增生产能力的37.5%、65.3%、82.5%。1955年,鞍钢生产的钢材供应了全国2000多个生产和基本建设单位的需要。此外,中央还对抚顺、阜新的煤矿工业,本溪的钢铁工业,沈阳的机器制造工业进行了改造和扩建。

——摘编自傅颐《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央对东北工业基地的经略与建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辽宁地区工矿业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辽宁地区工矿业的新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历史意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2年中国主要产品产量简表

产品名称1952年产量1949年增加比历史最高水平增加
1 639亿吨49%9.3%
130.4万吨193%53%
135万吨754%46.2%
6 649万吨105%7.4%

材料二   20世纪60年代起,在中国西南和西北广袤的大地上,展开了一场以备战为主要目的的大规模经济建设一三线建设。三线建设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是建,二是迁。一方面国家资金大量投入三线地区,在内地建设大型的钢铁,煤炭、水电、机械等工业基地,并修筑成昆、川黔等重要交通干线;另一方面则是将东部地区的工厂企业,科研单位等以“一分为二”或者全迁的方式,或并入内地既有企业,或另建新厂。以甘肃省为例,仅1965年,就陆续从辽、吉、沪等省市搬迁工厂20个、大专院校2个,科研单位11个,分别迁入兰州、天水,酒泉等地。整个三线建设期间,累计投资多达2000亿元。到20世纪70年代末,共形成固定资产约1400亿元,占全国的1/3;建成全民所有制企业2.9万个,形成45个以重大产品为主的专业生产科研基地和30个各具特色的新兴工业城市和工业区,如昆明、攀枝花、六盘水等工业城市和成渝、攀西、关中、兰州等工业区。

——摘编自徐有威等《三线建设对中国工业经济及城市化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52年我国经济的发展情况,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三线建设的特点及其重要影响。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