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3 组卷24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甲午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在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过程中逐渐染指中国的路矿利权。张之洞、刘坤一在《江楚会奏变法三折》中提出制定矿律为当务之急。新政时期,清政府先后颁布了若干矿务法规。1908年,农工商部在此前颁行矿务章程的基础上,参照英、德、法等国矿章,颁布实施《大清矿务章程》。章程规定以农工商部为总理矿政的中央机构,在京设立矿务总局办事处,各省设矿政调查局;明确了华洋合办煤矿的具体政策,规定洋股以十分之五为度;章程同时对矿区、执照、税收、矿工等亦各有规定。这部章程吸取了外国矿业法中的有益部分,填补了中国矿业法的空白,为后来制定矿业法规提供了依据。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晚清政府矿务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政府矿务改革的影响。
2021·湖南长沙·一模
知识点:其他改革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材料   甲午战后,“实业救国”思潮产生,提倡发展农工商业,通过振兴实业,解决民族危机,实现以富求强。这一思潮推动中国实业发展浪潮。

甲午战后至20世纪初,清政府鼓励官民从事工商业活动。1898年设立矿务铁路总局。1903年设商部,出台了《商律》《破产律》等经济法规和规章制度。1897年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成立,1908年大清银行成立。此外,传播科学技术和实业知识的民间经济实业团体、实业报刊杂志开始出现,1897-1911年,创办的各类实业报刊约有31种。

民国初期,南京临时政府和北洋政府先后成立实业部、农商部。1912-1923年间制定了《商人通例》《公司条例》《矿业条例》等70余项经济法规,内容更合理、详实,更具可行性,涉及农、工、商、矿、渔、林业等多方面。1913年,成立中国银行作为中央银行,颁布《劝业银行条例》《农工银行则例》《实业银行条例》等文件,形成中国银行体系和银行制度。此外,自20世纪初抵制美货以来逐步兴起的国货运动在辛亥革命后蔚然成风,中华国货维持会成立。

——摘编自李旻《清末民初实业救国思潮研究》


依据材料,概括甲午战后至20世纪初中国实业发展的社会条件,结合所学分析此时期实业发展产生的影响。概括民国初年实业发展条件的新特点。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独立后便将科技进步列入国家发展方向。1787年宪法明确了联邦政府对科学技术的责任。联邦政府于1790年制定了保护专利权的第一部法律,并成立了联邦专利局,负责管理技术革命和发明创造的专利。1862年,林肯政府推行土地赠与法,鼓励各州创建关于农业、科学和工业研究的学院。后又成立美国最高的学术团体——美国国家科学院。为了统一度量衡,1901年成立了国家标准局。同年,成立了国家规划局,设有科学实验室,由政府拨款开展科学研究。一战前后,美国政府又更为直接地投资建立国家所属的实验机构。这些研究机构对于美国的基础研究、民用研究、军事研究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吴必康《英美科技政策史》

材料二 洋务运动中,清政府对科技奖励的力度日益加大,如授予同文馆总教习丁韪良三品衔。甲午战争后,主张科技奖励的声音越来越大。1898年,清政府颁布的《振兴工艺给奖章程》规定:“能造出外国旧时所没有之机器或日用之物,授工部郎中实职,许以专利30年。”此后,清政府陆续颁布了《奖励各学堂章程》和《奖励游学章程》(1903年),对办新式学校的,出国留学的予以奖励。1906年,农工商部颁布了《奖给商勋章程》,对“创制新法新器,以及仿各项工艺确能挽回利权”者,分别奖给不同的职衔。1907年,清政府又相继制定了《垦荒官民给奖》等章程,奖励在农业实践中创新生产技术。

——摘编自高建明《晚清科技奖励政策评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政府在鼓励科技发展上做了哪些方面的努力,并说明其成效。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在科技奖励政策上与美国的不同之处,并予以简要评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