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7
古代边疆开发与治理

材料一   皇甫隆,三国时期魏国人,嘉平年间(249254年)任敦煌太守。敦煌地处西陲边地,农业生产较为落后。当地多沙地,碱性很大,宜于过水漫灌。但当地农民往往“灌溉蓄水,使极濡洽,然后乃耕”,结果水干后地块易板结,造成“收谷更少”。皇甫隆到任后,看到当地百姓仍在沿用原始的耕种方式,遂实地考察,因地制宜,亲自教农民采用耧耕法,推广薄水漫浇法,“岁终率计,其所省庸力过半,得谷加五”。他还下令禁止当地妇女穿用羊肠裙(用一整匹布做条裙子,如同羊肠一样盘结在身上,浪费且活动不便),改穿中原地区流行的简易裙。由此,“西方(敦煌地区)以丰”。时人称赞其“勤格爱惠,为下兴利”。

——摘编自魏明孔《曹魏对金城、河西地区的经营述论》

材料二   9世纪中叶到10世纪末,在张氏政权统辖的百余年中,沙州又恢复了隋唐的均田制度,对境内荒闲田土重新调查、登记,让当地百姓请射耕种。(田土)主要集中在沙州东河灌进渠、鹘渠一带,可见小块农耕区域的维持有赖于水利设施的完好,仍属灌溉农业类型,但在民族纷争、兵燹连年的动乱岁月中,河西走廊的多数地方并不具备保持和维修水利设施的社会条件,显然这是当地农耕区域不断收缩的又一重要原因。

兴灵地区即今以宁夏银川市为中心的黄河前套地区,平原上河渠纵横,土壤肥沃,自秦汉以来这里的农业生产一直收到特别重视。西夏立国后继承了这些宝贵的水利资源,不仅大力疏浚旧有渠道,役使番汉各族百姓修筑河堤,而且还开凿了新的灌溉渠道,此即“李王渠”。除了水利事业发达外,兴灵地区的农具和耕作技术亦与中原相差无几。

——摘编自葛金芳《宋辽夏金经济研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皇甫隆经营敦煌郡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沙州与兴灵地区农业发展差异的原因。
20-21高二下·湖北·期中
知识点:小农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汉武帝“悉发卒数万人穿漕渠,三岁而通”,“鸿渭之流,径入于河,大船万艘,转漕相过,东综沦海,西纲流纱”。随后又征发万余人,首创地面凿井,使井下梁道相通的办法,引洛水至商颇(今陕西大荔县北),连成一条长约10里的井果一龙首渠。当时在关中地区还修成灵轵果、成国梁等水利设施。公元前119年“以昆明有滇池,乃作昆明池以习水战”,并经揭水陂引昆明池水进长安,用以改善城市用水。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原郑国渠上游南岸开凿6条较小的支渠,以利于郑国渠附近高地农田的灌溉;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凿引泾水与渭水相连,修成白果,全长200里,可灌溉农田4500顷。

——摘编自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1959年,中科院、水电部在北京召开了“西部地区南水北调考察研究工作会议”确定南水北调指导方针是:“蓄调兼施,综合利用,统筹兼顺,南北两利,以有济无,以多补少,使水尽其用,地尽其利.”1979年,《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兴建把长江水引到黄河以北的南水北调工程”。经过长时期的论证和准备,成立了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协调了各部委、沿线各省市等カ量。至20206月,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输水300亿立方米,沿线6000万人口受益,京津冀地区人民生活饮水质登明显提高。华北地区地下水过度开采状况得以解,水资源环境得到初步改善。

——摘编自《中国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年鉴》

材料三   1973年以来中国生态观念的的变迁

年份生态保护主要观念
19731981首次打破社会主义中国不存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观念
19861991首次提出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19921996首次提出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同等重要
19972001首次提出源头保护和自然恢复
20072011首次提出生态文明的理念
20122016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等放在同等重要位置
2017年至今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据侯鹏、高吉喜等《中国生态保护政策发展历程及其演进特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时期水利工程兴建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南水北调工程能够建成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生态文明理念提出的历史意义。
农业·农业思想·农村经济

材料一   新石器时代,关中平原已出现农耕活动。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和商鞅变法奖励农垦的政策,增加了耕地面积和粮食生产量,关中平原由此最早获得“天府”的誉称。郑国渠建成,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据司马迁记载,秦汉时关中财赋占天下十之六。

河北地区也是北方农耕起源地。安史之乱前,河北平原是全国最发达的农业区。唐前期运往长安、洛阳的粮食主要产于河北平原。

东汉末年以来,中原战乱,人民“避地江南甚众”,带去了先进的技术。使江南地区成为农业发达区。安史之乱发生后,中原人口又大批南迁。韩愈说:“当今赋出天下,江南居十九。”

——摘编自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材料二   宋朝时出现的“苏湖熟,天下足”的现象,进入明代后,发生了变化。原先曾经以天下粮仓闻名的苏州、湖州及其周边地区,“地窄人稠,民间多以育蚕为业,田地大半植桑,岁产米谷,除办漕外,即丰收之年尚不敷民食,向藉(凭借)外江商贩接济。”大约在15世纪,长江中游的湖广地区作为“天下粮仓”已成定局,所产粮食沿着长江而下,源源不断供应江浙各地。明末刊本的《地图综要》内卷“湖广总论”记载,“楚固泽国,耕稼甚饶,一岁再获……谚曰:‘湖广熟,天下足’。言土地广沃,而长江转输便宜,非有他比。”于是,“湖广熟,天下足”的格局,取代了“苏湖熟,天下足”的格局,形成了一个划时代的变化。

——摘编自樊树志《晚明大变局》


(1)依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产粮中心转移的方向。并分析中国古代产粮中心发生转移的原因。

材料三   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故治国者欲民者之农也。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

——摘自《商君书·农战》

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蓄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摘自《汉书·食货志》

材料四   严复认为中国古代将农业称为本业,工商业称为末业是正确的。但是,这属于先后次序之分,并非轻重、主次之分,尤其不能重此抑彼。严复认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必须以商品流通和交通的发展为重要前提。如果交通不便,商品流通不畅,农产品没有销路,农业也不可能发展起来。如果“僻处陋荒,去都会市场远,而道涂险,不便转输,虽有膏腴,亦将久弃”,因此要发展农业生产,“必待水陆路涂既辟”,“以推广交通为不二之要图”。

——摘编自陈勇勤《中国经济思想史》


(2)比较材料三、四中农业思想的同和异。

材料五   西方列强在鸦片战争后对中国进行的经济渗透导致中国原有的经济结构发生了一系列根本性变化,其中,最早受到冲击的就是以自然经济为特征的传统农村经济结构。


——依据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绘制


(3)从上图中任选1个阶段,指出土纱与机制纱比例变化趋势并予以论证。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