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5 组卷8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15世纪,随着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奴制的瓦解,商品流通量不断增加,要求货币流通量的有效供应增加;同时,贵族阶层为了支付战争费用和购买东方精美昂贵的消费品,需要更多的金银。在欧洲人看来,探寻黄金最理想的地方莫过于东方,因为东方国家被描述为财富无穷、金银遍地。1453年,土耳其人占领了君士坦丁堡,控制了地中海的商业通道,并在海上大肆劫掠,致使东西方贸易出现危机。欧洲,尤其是西欧国家组织了多次探险,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探险活动得到了科学技术尤其是天文学和航海技术的有力支持。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   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到17世纪末,全球所有大陆(除南极外)与主要乌屿的海岸线,已被描绘在欧洲人的航海图上。大发现带来的巨大财富强烈地吸引着西欧的贵族、商人、传教士涌向世界各地,很多中下层居民也奔向海外谋生。欧洲人给美洲带去了马、羊等牲畜和一些禽类,以及甘蔗和麦类。非洲的咖啡、中国的茶、东方的香料也成为欧美人的生活必需品。美洲则向世界贡献了玉米、马铃薯、可可等作物。

——摘编自池小平《地理大发现的基本动因与重大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0-21高一下·河北秦皇岛·阶段练习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对外开放战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代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汉书地理志)记载,汉代商人的海上贸易已包括了全部南海诸国和登个印度洋区域,并远伸到西亚乃至欧洲。它对汉期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也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史流。

15世纪西欧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人们需要越来越多的黄金、白银等可以充当货币的贵重金属进行商品交易,但西欧本土的金银产量不能满足需求。《马可·波罗行纪》使欧洲人相信东方遍地黄金,西欧各国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增强国力、获得财富,都纷纷支持远洋探险活动。从1487年迪亚士首先开始探索到东方的线路,新航路的开辟使得世界各地各个民族各种文明之间彼此隔绝的状态被打破,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成为统一的人类历史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二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习近平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主要是商品互通有无,今天的“一带一路”,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涉及贫易、金融、投资、能源、科技、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10多个领域,地理上包括欧亚大陆和太平洋、印度洋沿岸的65个国家和地区;秉持开放包容精神,继承了古丝绸之路开放传统,今天的“一带一路”是在古代中国丝绸之路轴线基础上,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是现有合作的延续和升级,也是各国的利益共享地带。“一带一路”这一战略构想的建设,对于推进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和沿线国家共同发展、稳定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5年2月13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丝绸之路与新航路开辟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与古代丝绸之路相比较,“一带一路”的新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述其建设的重大意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十五世纪开始,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也越来越不能以欧洲市场为满足,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狭小的市场之间的矛盾,由于奥斯曼帝国在东方切断商路而更为加剧。商品经济的本性决定了它必须冲破狭小市场的束缚,以其充沛的活力开拓新的市场。这一时期,技术进步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则也为技术进步提供了条件和机缘。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长期统治中世纪欧洲的禁欲主义、蒙昧主义等宗教神学的思想意识形态,已被人们逐渐唾弃,一个要求“人的现世幸福”,要求个性自由与人的平等的资产阶级世界观已开始深入人心。这一社会思潮的触角伸向各个角落,它唤醒人们认识了自己,人们充满了积极进取的精神,勇于探求,敢于冒险。

——摘编自陆伟芳《西欧商品经济大发展:地理大发现的前因和后果》

材料二:货币数量理论认为商品价格的高低是由货币数量的多少决定,对于西欧“价格革命”的动因,学界过去往往据此理论侧重于对欧洲的影响。但西欧“价格革命”的原因应当置于更为广阔的社会经济背景中去,15、16世纪是西欧社会经济剧烈变动的时代,随着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农产品价格多呈上升趋势。16世纪西欧各国普遍推行重商主义政策,鼓动工商业的发展,人为地扩大了国内货币储备,推动了物价的上涨,在法国,从1500到1592年,价格增长了十倍,这种现象在很大程度上都与气候不佳导致的粮食歉收有很大关系。欧洲各国在I4、15世纪都经历了瘟疫与战争的劫难,人口或停滞或下降,15世纪后期开始出现人口增长,在整个16世纪,人口自然增长一直处于上升状态。

——摘编自郭进萍《16世纪西欧“价格革命”的动因析解》

材料三: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西欧与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世界贸易商路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16世纪,尼德兰的安特卫普成为世界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市内银行林立,欧洲各国政府纷纷派出自己的代表到这里来借贷。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后果是殖民制度的建立。欧洲的新兴资产阶级在各国专制王朝的支持下,纷纷涌向亚洲、非洲和美洲,并对当地人民进行残暴的殖民征服和掠夺。西欧各国的殖民掠夺运回大量金银,由此引发了西欧的价格革命,沉重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者,资产阶级的地位却得到了加强。新航路的开辟在客观上推动了世界各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进步。来往的船只把欧洲的生产方式、农作物品种和家畜等传到美洲。同时,美洲的玉米、土豆、番茄、烟草、可可等也传到欧洲和世界各地。

——杨凤霞《对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的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材料中导致16世纪西欧“价格革命”的其他因素。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新航路开辟给世界带来的影响。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