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4 组卷6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摘编自[美]埃德蒙·柏克三世、[澳]大卫·克里斯汀、[美]罗斯·       E.杜恩《世界史:大时代》

材料二   在白银成为全球贸易迅速增长的催化剂时,一些动物不幸成为世界市场上的重要商品。有毛皮的动物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猎人获取兽皮卖到中国、欧洲和北美。17世纪,估计每年有20万到30万张紫貂皮从西伯利亚流入世界市场。18世纪,有超过1600万张北美海狸皮被制成了帽子和斗篷,用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无节制地捕杀产有毛皮的动物很快使许多物种灭绝,或者濒临灭绝,并且永远地改变了这些物种从前生存的环境。除了产毛皮的动物外,近代早期的猎人还大批量捕杀鹿、鳕鱼、鲸、海象以及其他动物,商人们热切地寻找皮革、肉、油、象牙和其他动物制品,以满足世界市场的需要。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美]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分别概括15~19世纪欧洲、非洲拉美地区人口总量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15~19世纪的全球性人口流动和物种交换进程。
20-21高一下·湖南·阶段练习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欧亚大陆从一个地区和另一地区之间贩运商品,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和香精。到18世纪末,这种有限的奢侈品贸易由于新的、大宗生活必需品交易的扩大而转变为大规模贸易。跨大西洋贸易的规模尤为如此,因为美洲种植因为供应欧洲生产了大量烟草和蔗糖,以后又生产了大量咖啡、棉花及其他商品。他们还必须输入劳动力,从而导致了繁荣一时的三角贸易:欧洲的朗姆酒、布匹、枪炮及其他金属产品运到非洲,非洲的奴隶运到美洲,美洲的蔗糖、烟草和金银给运到欧洲。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世纪五六十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英国消费它们的原料,同时供给工业必需品。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一批新工业国家的兴起,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191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5%,美国11%,德国13%,法国8%,俄国4%1870-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工业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从1500年以前到18世纪末世界贸易呈现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贸易发展的特点。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世纪末,哥伦布第二次远航美洲,把水稻带到美洲,16世纪后,水稻传到美国密西西比州并向西传播。水稻的种植,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来自非洲的黑人奴隶的生存要求。在北美地区,稻米为广大劳动人民(主要是黑奴)提供了基本食物。进入16世纪,甘蔗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被引进美洲大陆。由甘蔗加工而来的蔗糖迅速成为美洲与欧洲贸易的重要商品。从洲际交往的层面上看,美洲地区生产的蔗糖成为“三角贸易”中的重要商品。

——摘编自周红冰等《20世纪前全球化进程中的农业因素——从地理大发现到工业革命》

材料二   马铃薯很好地适应了从爱尔兰到俄罗斯的欧洲北部地区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它的引入对18-19世纪这一地区的人口激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激增的人口为海外帝国提供了大量人力,并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足够的劳动力。15世纪,马铃薯为安第斯印加帝国的扩张提供了能量,几个世纪后,马铃薯又在北欧扮演了大致相同的角色。

——摘编自[美]约翰·麦克尼尔(著),夏天(译)《世界历史中的物种交流》


(1)根据材料一,指出水稻传入美洲的原因,并概括水稻、甘蔗等新作物在美洲种植产生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铃薯的种植对欧洲的影响。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们该如何面对国际贸易往来中的外来物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就已在欧亚大陆之间贩运商品,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等。到18世纪末,这种有限的奢侈品贸易由于新的大宗生活必需品交易的扩大而转变为大规模贸易。跨大西洋贸易的规模更是如此,因为美洲种植园生产了大量烟草、蔗糖、咖啡、、棉花及其他在欧洲销售的商品,他们还必须输入劳动力,从而出现了繁荣一时的“三角贸易”。这一时期全球性贸易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东、西欧之间的商品交换。西欧得到了种种原料,尤其是谷物。波兰、匈牙利和俄国等国得到了纺织品、武器、金属制品及殖民地商品。欧洲与亚洲的贸易比不上与南北美洲或与东欧的贸易,其主要原因是欧洲的纺织行业反对从亚洲各国进口棉纺织品,担心为支付外国棉纺织品而造成的金银流失会危及国家安全。其次的原因是,难以找到能在亚洲市场上出售的商品。直到18世纪末,欧洲发展起动力机器时才解决与亚洲贸易中的这一问题。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世界市场的总体形成,经历了从15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共计400多年的时间。

阶段状况关键词
第一阶段开始形成物种大交换、三角贸易、商业革命
第二阶段初步发展机器大工业、产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
第三阶段总体形成垄断资本、瓜分世界的狂潮

——据栾文莲《全球的脉动:马克思主义世界市场理论与经济全球化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世纪相对于1500年以前世界贸易呈现的新变化。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世界市场形成发展的主要因素。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