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易0.85 引用2 组卷103
阅读下列材料

真正成为中国工业化推动者的是清政府,它以洋务派为代表。他们无论是办军事工业,还是民用工业,其主导产业为钢铁、矿产、铁路……即当时所谓的“机器矿路”。

——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推动洋务运动的目的。并列举洋务派的三位代表人物。
(2)用具体史实说明,中国近代早期,洋务运动在工业化、近代教育和军事现代化上作出的贡献。
20-21高一上·云南昭通·期末
知识点:洋务运动失败和评价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真正成为中国工业化推动者的是清政府,它以洋务派为代表。他们无论是办军事工业,还是民用工业,其主导产业为钢铁、矿产、铁路……即当时所谓的“机器矿路”这是符合工业发展本身规律的。此外,甲午战争前,广大的手工业者和工场主起了重要的作用,他们使中国工业化的发展方式有了自己本身的特征。

—摘编自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

材料二 仅在农商部注册登记了的,1912-1914年7月的二年半中,新开设的工矿企业即达99家,资本总额约2455万元,平均每年开设新式企业近40家,资本总额近1000万元。……在1914年8月到1918年的近四年半中,新设工矿企业即377家,资本总额约11832万元,平均每年开设工矿企业达84家,资本总额超过2692万元。

—摘编自史全生《辛亥革命与民国初年的“产业革命热”》

材料三 50年代初期的中国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威胁和封锁禁运,国内经济则因过去的半殖民地性质,重工业极为落后和布局非常不合理,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1953年经济建设实践和理论探索,党终于选择了苏联工业化模式。

—摘编自武力《新民主主义社会提前终结的历史分析》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晚清时期中国工业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洋务运动对近代中国工业化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年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党选择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历史背景,并说明新中国初期的工业建设是如何开展的。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