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0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的医疗机构,可分为中央和地方医疗机构。中央的医疗机构有三个部门,一是掌管全国医疗卫生工作的太医署,二是为帝王诊疗服务的尚药局,三是为太子治病保健的药藏局。地方医疗机构根据人口数量不同,其设置规模也各不相同。唐代制定了对于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管理的法律制度,不仅对因医致死伤(医疗事故)与借医行骗(非法行医或诈骗)等情况作了详细规定,还专门对妨害卫生,诸如卖假药、毒药等也作了专门规定。对于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的处罚也有一整套措施。

——摘编自徐正东、邓盛木、刘博《唐代医事管理与医疗机构设置制度初探》

材料二   宋代医疗福利制度的运行,主要通过建置机构的方式贯彻执行。宋代医政被称为鼎新革故的时代,这一时期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政策措施,医政建设呈现出空前活跃状态,医疗福利制度较之前朝重视宫廷医疗向平民医疗转移。在此基础上,以促进医疗福利制度的有效实施为目的,针对皇族及官员、军人士兵、平民百姓等三大社会阶层建立医疗机构,施以医疗福利。同时政府通过抑巫扬医、培养人才、检束医官等方式加强医疗人员管理,保障医疗福利制度得以贯彻落实。

——摘编自杜菁《宋代医疗福利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代医疗机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归纳宋代贯彻落实医疗福利制度的基本做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发展医疗福利制度的背景。

材料三   20世纪国家承担社会责任采取的主要行动

国家关注的领域国家采取的行动结果
医疗国家出资实行强制性免疫计划;实施健康教育;关注公共卫生;建造医院,支付医疗费用。控制或根除以前曾是致命的疾病;吸烟人数减少;预期寿命增加;穷人、老人和曾被忽视的群体享受卫生保健。
教育公共拨款普及中等教育,资助和拨款支持大学教育和继续教育。高识字率和科技创新教育带来创新和社会变革;失业率下降;人口素质提高。
福利通过直接付款、扶植教育和实施公共卫生计划帮助儿童和穷人。提高了平均寿命、教育程度和就业率;改善了普通人的生活水平。
保险强制要求雇主和雇员缴纳退休、失业保险金等。改善老年人生活水平;贫困程度大幅下降;提供了更好的卫生医疗。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国家承担社会责任所采取行动的影响。
20-21高二下·重庆渝中·开学考试
知识点:古代的疫病与医学成就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的医疗机构, 可分为中央和地方医疗机构。中央的医疗机构有三个部门,一是掌管全国医疗卫生工作的太医署,二是为帝王诊疗服务的尚药局,三是为太子治病保健的药藏局。地方医疗机构根据人口数量不同,其设置规模也各不相同。唐代制定了对于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管理的法律制度,仅对因医致死伤(医疗事故)与借医行骗(非法行医或诈骗)等情况作了详细规定,还专门对妨害卫生,诸如卖假药、毒药等也作了专门规定。对于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的处罚也有一整套措施。

——摘编自徐正东、邓盛木、刘博《唐代医事管理与医疗机构设置制度初探》

材料二 宋代医疗福利制度的运行,主要通过建置机构的方式贯彻执行。宋代医政被称为鼎新革故的时代,这一时期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政策措施,医政建设呈现出空前活跃状态,医疗福利制度较之前朝重视宫廷医疗向平民医疗转移。在此基础上,以促进医疗福利制度的有效实施为目的,针对皇族及官员、军人士兵、平民百姓等三大社会阶层建立医疗机构,施以医疗福利。同时政府通过抑巫扬医、培养人才、检束医官等方式加强医疗人员管理,保障医疗福利制度得以贯彻落实。

——摘编自杜菁《宋代医疗福利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代医疗机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宋代医疗福利制度加以解读。
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国家似乎最有可能成为乌托邦的施事者。国家在社会生活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责任,进行国家治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国家承担社会责任采取的主要行动

国家关注的领域国家采取的主要行动结果
医疗卫生实施健康教育;关注公共卫生;建造医院,政府支付医疗费用 控制或根除以前曾是致命的疾病;吸烟人数减少;预期寿命增加;穷人、老人和曾被忽视的群体享受卫生保健。
教育通过公共拨款普及高中教育,通过资助和拨款支持大学教育和继续教育高识字率和科技教育的提高带来创新和社会变革;失业率下降;人口素质提高。
福利通过直接付款、扶持教育和实施公共卫生计划帮助儿童和穷人提高了穷人的平均寿命、教育程度和就业率;改善了普通人的生活水平。
保险强制要求雇主和雇员缴纳退休、失业保险金等改善老年人的生活水平;贫困程度大幅下降;提供了更好的卫生医疗。

材料二     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但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条件还不具备。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于是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并提出争取2020年形成统一的民法典。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民法典》,规定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它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家为承担社会责任所采取的行动及作用。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20世纪后1/4时间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其承担社会责任所作出的政策调整。
(3)依据材料三,归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编纂民法典的基本历程。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推动我国形成统一民法典的有利因素。
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国家似乎最有可能成为乌托邦(理想社会)的施事者。”国家在社会生活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责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世纪国家承担社会责任采取的主要行动

关注的领域采取的行动结果
医疗国家出资实行强制性免疫计划;实施健康教育;关注公共卫生;建造医院,支付医疗费用。控制或根除以前曾是致命的疾病;吸烟人数减少;预期寿命增加;穷人、老人和曾被忽视的群体享受卫生保健。
教育公共拨款普及中等教育,资助和拨款支持大学教育和继续教育。高识字率和科技创新教育带来创亲和社会变革;失业率下降;人口素质提高。
福利通过直接付款、扶植教育和实施公共卫生计划帮助儿童和穷人。提高了平均寿命、教育程度和就业率;改善了普通人的生活水平。
保险强制要求雇主和雇员缴纳退休、失业保险金等。改善老年人生活水平;贫困程度大幅下降;提供了更好的卫生医疗。

材料二 在20世纪的前3/4左右的时间里,国家似乎是社会的唯一 塑造者…… 在教育、卫生、福利、保险计划方面承担了更多的责任,为此消耗了比例巨大的国家预算。 一 方面对自由的需求日益增长,另 一 方面又要调控日益复杂和繁琐的社会,因而(国家的)社会政策必须在两者之间加以平衡。政府规划似乎是不可抗拒的包治百病的良方,但实质上这就意味着向公共权力交出部分的个人自由……国家管制限制了商业效率,挫败了产业的活力;官僚体制和福利规划似乎扼杀了个人的主动性,剥夺了生活的热情……一旦承揽了责任,政府再也无法开脱,否则就会疏远选民,导致公民的卫生保健和福利保障的破坏。 对许多国家来说,(仅)养老金已经成为几乎难以承受的负担。

——以上材料均摘自[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一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述评国家承担社会责任所采取的行动。
(2)据材料二,概括作者对国家承担社会责任的主要观点。
(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20世纪的后1/4时间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其承担社会责任所作出的政策调整。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