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3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曾参与武汉长江大桥设计施工的建设者回忆说,当时可以说是举全国之力修建武汉长江大桥,召集了当时最代秀的专家。调动了当时全国最先进的设备。各地优秀桥梁专家、技术人员汇聚武汉,他们有的来自铁道部北京桥梁事务所,有的来自茅以升先生的中国桥梁公司,有的来自南方的广州铁路局等。武汉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是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委员包括梁思成等。建桥所需的钢材等材料和设备,靠全国人民支援、铁道部还请前苏联桥梁专家西林等人组成一个28人专家组,提供技术指导。

19571015日)930分,(武汉长江大桥)落成通车典礼的前奏曲——桥头音乐会开始了、听吧!歌颂长江大桥、歌颂共产党、歌颂毛主席、歌颂建桥的人们和歌颂中苏交谊的嘹亮的歌声,响在长江的上空。10时许,武汉长江大桥落成通车典礼开始、一架飞机出现在桥的上空,散发传单。大型的彩色气球,带引着巨幅标语:“庆祝武汉长江大桥落成通车”“中苏友好合作万岁”这些巨幅标语升上了长江的上空。一时间,鞭炮声、乐曲声和欢呼声再次掀起高潮。

——摘编自王泽坤《龟蛇锁江:武汉长江大桥施工建设》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武汉长江大桥建设者们取得的突出成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武汉长江大桥建设者们取得成就的原因。
20-21高三下·福建漳州·阶段练习
知识点: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一五计划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决定建造武汉长江大桥。茅以升担任了武汉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大桥的建设工作中。自1950年起,茅以升就对建造武汉长江大桥的几个方案做了精确测量和深入研究,经过反复比较,于1955年确立下“大桥设计施工方案”。本来大桥的桥基建造准备要用建钱塘大桥时的“气压沉箱法”,并已请苏联专家做了鉴定。但茅以升根据进一步的地质钻探资料,认为采用沉箱作基础有巨大困难,因而将“气压沉箱法”改为“大型管柱钻孔法”。其后,茅以升用半年时间对这一方法进行了试验,证明切实可行。铁道部和国务院很快批准了这个方案,1955年9月,大桥正式动工。施工期间,茅以升主持的技术顾问委员会解决了建桥中的14个技术难题。1957年10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震惊了世界.茅以升为此欢欣鼓舞,他借出国访问和进行学术交流的机会.大力宣传新中国的第一座现代化桥梁。他的著作《武汉长江大桥》被译为多国文字在世界流传。

——摘编自张化本《茅以升与中国桥梁梦之为国建桥篇》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茅以升投身建设武汉长江大桥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茅以升作为武汉长江大桥建设者的优秀品质。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