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5 组卷39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苏联与西方学者关于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主要观点

改革的发生改革的评价
苏联学者农奴制生产方式成为社会生产和资本主义工业化不可克服的障碍,因而亚山大二世迫于农民斗争和新生资产阶级及其在政治上代表的压力,实行“自上而下”的农奴制改革。改革维护了地主的利益,同时也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沙皇俄国已经向资产阶级君主制度转变的道路上迈出了最初的几步。
西方学者当时俄罗斯社会上层具有西方自由主义人文理念的知识精英和官僚群体与传统利益集团斗争。大改革是俄罗斯走向君主立宪制具有关键性意义的一步,也是一个传统社会试图应对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成功的努力。

——摘编自王云龙《现代化的特殊性道路——沙皇俄国最后60年社会转型历程解析》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学者们对农奴制改革的相似评价。
2021·江苏·一模
知识点:俄国农奴制改革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改变了俄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实行的农民改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改革使俄国旧有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动,等级关系出现了松动,贵族地主虽然保持了他们在封建时代的大部分物质利益和政治上的统治地位,但他们的等级特权开始受到法律的限制,他们对社会生活的垄断也发生动摇。工业资产阶级加快成长,到1870年代末,俄国已有工业企业将近28000家。工业无产阶级作为一个新兴的阶级也开始形成。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重组,资本主义自由主义运动的活跃,必然要求发展滞后的政治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1880年代初,亚历山大二世已经准备成立一个由地方自治代表组成的具有立法咨询性质的全国性机构,但1881年亚历山大二世被刺杀后,沙皇政权的政治方针从“政府自由主义”转向反动,拒绝实行任何改革,俄国政治生活陷于停滞。1861年农民改革未能解决农民土地不足的问题,以行政权利强化了的村社限制了农民的人身自由,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在政治领域,沙皇政权也不能适应由于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变动所提出的变革政治结构的要求。

——摘编自沈志华主编《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措施。
(2)根据材料,概括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对俄国社会带来的变化。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局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张桂荣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再思考》一文中指出,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之所以能够进行,除了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惨败之外,与统治者高层对农奴制的弊端都有清醒正确的认识有关。夏金霹在《俄国农奴制度废除中的对立与斗争》一文中指出,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是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条改革道路斗争的产物。农奴制改革前夕,全国农奴暴动愈演愈烈。同情农奴的下层知识分子和民主革命者自发组织起来,他们主张推翻沙皇统治,彻底解放农奴。但由于着一股力量的孱弱以及沙皇统治的残酷,全国未能形成自下而上的农奴解放运动。韩东在《试析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一文中指出,俄国农奴制改革主要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改革加速了俄国的现代化进程。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还改变了国家的道德环境,推动了社会思潮和民主文化发展。另一方面,改革有它的不彻底性。改革保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改革之后土地缺乏现象加剧,农民的耕地大量减少,从而导致了20世纪初俄国农业经济危机的发生。

——姜红珍、沈为慧、何成刚《史料阅读与微课设计——世界近代史》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必然性和可能性两方面概括指出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