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148
赋税是国家宏观管理经济的重要手段,是统治者为维护国家机器运转而采取的重要措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初赋敛之法日租庸调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起,所在赋敛,迫趣取办,无复常准。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各随意增科,自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吏因缘蚕食,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徙为浮户,其土著百无四五。至是,炎建议做两税法。

——《资治通鉴》卷226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赋税制度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二   康熙后期,清政府将百姓赋税中以人丁为单位征收的“丁银”数额固定下来,号称“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时又将其分摊入田赋一并征收,称为“摊丁入亩”。

——部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代赋税制度的变化及其历史意义。
20-21高一上·山东临沂·期末
知识点:沉重的赋税和力役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