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10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5年9月,美、英、苏、法外交部部长在伦敦会晤,法国正式提出自己的对德方案。方案内容包括:第一,不允许重建中央集权的德意志国家,反对德国建立全国性的政党和中央行政机构;第二,莱茵兰即莱茵河左岸地区脱离德国;科隆以南是入侵法国的通道,应该由法国永久占领……法国还要求大量赔款和拆迁德国工厂。这些主张形成法国战后对德政策的“法国方案”。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否决了把鲁尔和莱茵兰从德国分离的提议……美英代表比苏联的态度稍微缓和一些,但是,对于肢解德国的方案却坚决反对。

——摘编自姜南《法德英关系与欧洲一体化(1945-1993)》

材料二 下表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的对外政策演变。

20世纪50年代欧洲出于经济上和军事上对美国的依赖,在外交上亦步亦趋,追随美国的“冷战”政策
20世纪60年代1964年,法国主动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成为与新中国正式建交的第一个西方大国。
1996年法国宣布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体系,提出对苏联、东欧国家“缓和、谅解、合作”的计划。
1969年,联邦德国勃朗特政府提出“新东方政策”,实现了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关系正常化
20世纪70年代改善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在中东、南部非洲和中美洲等问题上,违背美国的旨意,支持第三世界

——摘编自李景治主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法国提出“法国方案”的根本意图。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初法德关系发生的变化,并分析促成其变化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对外政策特点的变化及其原因。
20-21高一上·江西南昌·期末
知识点:走向联合的欧洲 巴黎和会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59月,美、英、苏、法外交部部长在伦敦会晤,法国正式提出自己的对德方案。方案内容包括:第一,不允许重建中央集权的德意志国家,反对德国建立全国性的政党和中央行政机构;第二,莱茵兰即莱茵河左岸地区脱离德国;科隆以南是入侵法国的通道,应该由法国永久占领……法国还要求大量赔款和拆迁德国工厂。这些主张形成法国战后对德政策的“法国方案”。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否决了把鲁尔和莱茵兰从德国分离的提议……美英代表比苏联的态度稍微缓和一些,但是,对于肢解德国的方案却坚决反对。

——摘编自姜南《法德英关系与欧洲一体化(1945-1993)》

材料二   法国人和中国人最好能对世界上的问题交换一下看法。您应该特别提醒中国人,我们是个自由的大国。我们是一定要独立于美国的,而美国对我们的态度也是领悟的。我们对美国不承担什么义务。至少,大西洋组织正在一点一点地空有其表,不复具有其原来的意义。当然,(法国)同美国的关系还是好的,限度恰在于美国更清楚地意识到了我们之所以为我们……对于俄国人,也同样适用。我们对他们没有义务,我们是自由的,但是关系已有改善。所以,在我们同中国的对话当中,我们应该把我们的立场交代明白,明确申明我们的独立性。……民族主义是戴高乐哲学的核心,抽掉了“民族”这个基本要素,也就无所谓人们习称的“戴高乐主义”。

——摘编马纳克《远东回忆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四五十年代初法德关系的变化,并分析促成其变化的时代背景。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戴高乐主义”的特点,同时简要评价这一思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3年1月11日,法国借口德国拒绝履行赔偿义务,同比利时一起出兵占领了德国重工业区鲁尔。这次占领行动引起了英国的不满,英、法矛盾迅速激化。从鲁尔事件的整个过程来看,英国更有理由相信:正受到威胁的不是法国,而是德国。在英国看来,一个生产力强大、稳定、安全的德国可以作为一个和平、合作的伙伴吸收到大国联盟中去;而经济混乱、政治动荡、军队无法保证安全的德国会培养出不满和复仇主义情绪,甚至使德国滑向布尔什维克。随着英、法关系的冷却,英国在鲁尔事件结束后的10年里成为欧洲政治独一无二的主导者,其政策核心转为英、德协调。

—摘编自刘阿明《一战后初期英国对欧政策及其影响》

材料二1945年9月,美、英、苏、法外交部部长在伦敦会晤,法国正式提出自己的对德方案。方案内容包括:第一,不允许重建中央集权的德意志国家,反对德国建立全国性的政党和中央行政机构。第二,莱茵兰即莱茵河左岸地区脱离德国。科隆以南是入侵法国的通道,应该由法国永久占领……法国还要求大量赔款和拆迁德国工厂。这些主张形成法国战后对德政策的“法国方案”。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否决了把鲁尔和莱茵兰从德国分离的提议……关英代表比苏联的态度稍微缓和一些,但是,对于肢解德国的方案却坚决反对。

—摘编自姜南《法德英关系与欧洲一体化(1945-1993)》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要分析英国在鲁尔危机后,调整对法、对德外交政策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法国提出“法国方案”的根本意图。结合所学,指出20世纪50年代初法德关系发生变化反映了欧洲怎样的发展趋势?进入21世纪以来欧洲发展进程中具有历史里程碑意义的举措是什么?

(3)综上,你认为有哪些因素可影响国家外交政策的制定或调整?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独立后择以孤立主义为核心的外交政策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尚在殖民地时期,最早移民的清教徒们出于家教原因就提出要与旧大陆区别开来,他们要建立的是一个全新的民主政权。在这些清教徒看来,美国“是一块未沾染旧世界罪的圣土”。独立伊始,英国军队仍驻扎在西部地区,拒不撤军,对新生的共和国虎视眈眈。法国则拉创着密西西比河,同样严重威胁着美国的独立。洁瀚的太平洋和大西洋为美国领土安全提供了天然屏障,而南北都是弱邻。“地球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美国这样,其地理位置运离所有那些纷争不休的国度,除了与之通商外可以再无往来。”

——摘编自赵学功《美国历史上的孤立主义:一种深厚文化传统》

材料二   1945年9月,美、英、苏、法外交部部长在伦敦会,法国正式提出自己的对德方案。方象内容包括:第一,不允许重建中央集权的德意志国家,反对德国建立全国性的政党和中央行政机构。第二,莱茵兰即莱茵河左岸地区脱离德国。科隆以南是入侵法国的通道,应该由法国永久占领“…”法国还要求大量赔款和拆迁德国工厂,这些主张形成法国战后对德政策的“法国方案”,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否决了把鲁尔和莱茵兰从德国分离的提议…美英代表比苏联的态度稍微和一些,但是,对于肢解德国的方案却决反对。

——摘编自姜南《法英关系与欧洲一体化》


完成下列要求:
(1)依据材料一,概括分析促成美国选择以孤立主义为核心的外交政策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法国提出“法国方案”的根本意图。结合所学,指出20世纪50年代初法德关系发生怎样的变化,并分析促成其变化的时代背景。
(3)综上,你认为有哪些因素可影响国家外交政策的制定或调整?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